第411章 空降(2 / 2)
因为太子册封的越早,就会越早的出现东宫势力,那时候不用郭淑出面,东宫那帮人就够她受了。
李眼下非常兴奋,因为李瑁虽然给他的方案挑出了不少毛病,但大致上并没有否认。
至于裴泛丶颜允南丶牛薏苡丶韦寡悔丶张浚会陪他一起去荆州,他也不怎麽在乎。
反正去了那边,做主的还是我,你们不过就是陛下的眼线,我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你们算个屁!
今晚这场宫宴,李几乎将李瑁的时间都拿走了,直接导致其他人没有多少机会与李瑁促进感情,不少亲王都对李恨的牙痒痒。
回到十王宅,李便吩咐奴仆,从明天开始便收拾行李,妻子儿女肯定是不带了,男人嘛,只要有机会出去,必然潇洒,老婆在身边,潇洒不起来。
虽然他这个老婆并不强势,侯莫陈家族的,但是他有仁儿子呢,跟老婆闹的太僵,不利于他跟儿子的感情。
是的,大唐的夫妻关系,非常接近后世,正妻的地位比起后世的媳妇,只差那麽一点。
当然了,指的是世家大族,平民就不行了。
翌日,他在安顿好家里的一些事情之后,便直接进宫,在尚书省的大堂,等待与颜允南等人见面。
除了李瑁给他安排的人,自然还有李自己的人,韦子春,薛,浑惟明,
高仙琦,薛是(shi)等等,还有一些通过各种关系网罗来的人才,这支队伍里,
有两个奇葩,中了进士的杜甫和中了道举的高适。
高适其实是正儿八经的渤海高,但没办法,河北的名额太紧翘了,轮不到他。
所以他只有一条路子,那就是投行卷,但是呢,他在长安又没有门路,最后还是因为与杜甫关系很铁,通过杜甫的舅舅刑部尚书崔翘,才得以在长安的道观落了谱,走的道举一科。
至于李队伍中的高仙琦,这是他舅舅郭虚己给他安排的,是名通熟治军之道的武将,来自安西。
没错,这个人还有个堂弟,叫高仙芝,目前也在安西。
李这次出行,是封疆大吏,那麽便涉及到了方方面面的事务,关键李磷文是一个生瓜蛋子,所以掌管行政事务最为全面的尚书省,要给李这支队伍,做前期的部署安排。
毕竟李又不是去过家家,要分工明确。
尚书左仆射李,主持了这场培训,当然,他更多时候是旁听,因为他也不比李对政务的了解强多少。
真正的行家,是六部下设四司的副郎,也就是员外郎,二把手,他们是能力最强的一拨人。
韦抱贞因为辅佐裴耀卿运河有功,加上确实是这方面的人才,所以当下已经是工部侍郎了,他会以山南东道水陆转运使的身份,陪看李一起去襄阳。
「与屯田同时要进行的,就是商山路和上津路的改造维修,」韦抱贞在尚书省大堂内,朝众人道:
「江宁府的漕船可直接经汉水入襄阳,再由襄阳改陆运.....
」
这条线路挺复杂,反正一会陆运一会水运,中间不少折腾,没办法,与长安隔着秦岭呢,你只能顺着秦岭的山势走,反正秦岭不可能顺着你。
韦抱贞是专业选手,讲解了老大一会,六部要在哪些地方设关,驿站要设置在哪里合适,转运点的安排,漕船的供应,都水的衙门等等,反正啊,改造一条道路,绝不是铺条路就行了,关于道路的所有功能,你都得准备好。
高速公路也得有收费站和服务区啊。
等到韦抱贞讲完,就轮到了山南东道副使说话了,这个人将负责山南东道的具体屯田事务。
他叫崔尚,来自清河崔,属于是名气很大,职位却一直不高的一个人。
这一次,是硬被崔翘和卢奂举荐,然后李瑁给提拔上来的。
也是李磷未来所有的下属当中,最看着不爽的那一个,因为这个人,直接被安排至了江宁府,而他需要先在襄阳待一段时间,才会去江宁。
江宁府才是整个荆州的首府所在,从人家设府就能看出来,它原本的名字就叫荆州,山南东道节帅府,也设置在这里,结果呢,节度使去不了,副使先坐镇。
李肯定不爽啊,等于这是一个分权的。
昨晚聊天的时候,李瑁没跟他说还有这麽一个人啊,这尼玛今天就来了?给我空降的?
李警了一眼李,咳嗽一声,说道:
「崔尚本出自户部,精熟户籍丶屯田诸事,今年的大考被评为上上,所以陛下酌情提拔,右相裴公也对崔副使赞赏有加,永王到了那边,记得要与他多多亲近,凡事商量着来。」
崔尚微笑着朝李揖手道:
「请永王多多指教。」
「别!」李摆手微笑:
「应该是请崔郎指教才是,本王今后需多多仰仗你了。」
他也看得出,李瑁不是在恶心他,这是担心他,担心他下去干不好,所以派了一个专业人才。
那麽当下就很清晰了,去了荆州,有两个人,他还真得捧着人家,一个韦抱贞,一个崔尚,因为这俩是行家。
事实上,李眼下的下属当中,高适丶杜甫,与崔尚本来就有交情。
因为崔尚不单单是屯田行家,也是一名诗词大家丶文学大家,清河崔主要产的就是这类人。
历史上杜甫有首诗《壮游》,其中有这麽一句: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这句诗是自我吹捧,意思是我十五六的时候,长安有两个名士就称赞我是班固丶扬雄一类的人物,这两个名士就是杜甫的老师魏启心和崔尚。
也就是说,杜甫十五六岁就认识崔尚了。
今天这场碰头,一来是让大家搞清楚去了荆州该怎麽干,再者,就是大家互相认识一下。
这个认识,可不是记住你的名,认得你这张脸就行了,真正的认识,是要知道你是谁的人。
官场上与同事打交道,首先不是熟悉对方的人品,而是人家的来头,按照来头相处,才是官场之道。
当下很多人都能看得出,河北人正在逐渐被重用。
卢奂与李林甫的矛盾,越来越深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