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赐名忠嗣(1 / 2)
第408章 赐名忠嗣
正月末,
薛嵩的奏疏被送入京师,宣政殿上,很多人都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在范阳,做为三大本土势力之一的薛嵩,既然支持契丹归平卢,那麽这事就好办了。
朝堂上的官员,清一色的认为薛嵩说的对,按照地理形势,契丹旧境怎麽都应该归给平卢才合适。
李林甫建议道:「薛嵩公忠体国,应授光禄大夫,拜御史中丞,继续兼任蓟州刺史。」
「臣赞同!」卢奂点头道。
裴宽则是道:「此番北击,尹子奇为范阳首功,最好召回长安,乌承恩为平卢首功,应加封游击将军,安禄山与李光弼,可开府仪同三司。」
李瑁点了点头,看向韦陟道:
「就这麽拟旨,尽快发往范阳平卢,一应将领,各以军功论赏,以示朕对边关将士的慰劳。」
韦陟点了点头,开始拟旨。
李瑁是前天下午收到的奏疏,当时就已经召见李林甫他们都商量过了,尹子奇是张守系的一个重要人物,其人不但非常能打,手底下除了清夷军之外,还控制着一支胡人军团,势力强劲。
那麽此番有攻灭契丹王庭之功,趁机给对方升官,调回长安,可以很大限度的瓦解安禄山的势力。
颜果卿奏请薛嵩回长安做官的奏报,李瑁也收到了,但是与中书门下商量之后,大家都认为不妥。
因为一旦调走薛嵩,安禄山在范阳就没有人能制衡了。
那麽为了安慰薛嵩,中书省会以皇帝的口吻,给薛嵩下一道旨意,大概就是称赞夸奖之类的,并且会将薛嵩的儿子薛平召回长安,出任兵部要职。
做事情,不怕你做错,也不怕你捅娄子,只要你大方向是对的,那麽就只有好处。
薛嵩也知道,朝廷一定会嘉奖他,但是范阳这边,恐怕会朝他吐唾沫。
因为朝廷在发给范阳的圣旨当中,会说是薛嵩奏请契丹归平卢,陛下准其奏请,设契丹旧境为赤州,奚地为承州,并入平卢,由平卢节度使从河北地区雇佣兵勇,分设二镇,迁百姓入境,鼓励开垦畜牧。
承州刺史为杨澍,赤州刺史武令珣。
算是一锤定音了。
二月初三,高尚进京了。
李瑁在紫宸殿见了他。
当下的李瑁,已经从颜果卿和老黄狗的奏报中,完全了解了那边发生的事情,但是他装作什麽都不知道,询问高尚道:
「静塞军到底是怎麽回事?究竟是薛嵩说了算,还是史萃干说了算。」
高尚当下,已经得知新设二州已经归了平卢,板上钉钉了,但是他并没有任何反应,只是回答道:
「回禀陛下,不单单是静塞军,薛嵩在范阳势力极大,北平军丶静塞军丶卢龙军,都是当年薛帅的嫡系,三镇兵马使也都以薛嵩马首是瞻,虽历经多年,内中旧将新老更迭,但薛嵩的影响力没有多大变化,张守上任之后,正是因为要排斥薛帅旧部,因而扶持番将,所以这些年了,薛嵩一直在遭受打压,与安禄山是面和心不和。」
李瑁对高尚的回答还算满意,点头道:
「静塞军迎敌不战,又是什麽原因?」
高尚回答道:
「一开始,薛嵩力主三番为主力先锋,其实明摆着就是要消耗安禄山的胡人军团,安禄山将计就计,明里答应了,但是暗地里,却故意让阿史那承庆改道,
将奚军主力诱至静塞军北部,薛嵩没有上当,避开了,但也直接导致李光弼迫不得已转向迎敌,错失大好良机,被安禄山占据契丹。」
吴怀实听到这里,冷哼一声:
「大战当头,他们却在军中搞这样的阴谋诡计,此番幸好是胜了,若是败了,枭首也不足以赎其罪。」
高力士则是站在一旁没有声。
眼下殿内三人,都是高尚曾经的恩主,先是吴怀实接着高力士,最后李瑁。
李瑁这样的安排,就是要让高尚清楚,谁才是你的大哥。
就目前对方的回答来看,高尚还算聪明,知道他头顶那片云,到底在哪里。
「你继续说!」李瑁面无表情道。
高尚点头道:
「臣此番入京,是向安禄山主动申请入京呈奏战事,主要目的,是帮范阳诸将传递他们不愿失去契丹的心意,陛下已经下旨,断不会收回成命,臣回去之后,会将责任都推在薛嵩身上。」
高力士终于忍不住笑了:
「你倒也机灵,但是用得着你推吗?薛嵩自己已经全都认领了。」
高尚道:
「安禄山他们是不愿意放手的,如今又占据契丹,等到平卢来人接收,双方恐怕会发生摩擦,臣跟在安禄山身边已经有两年了,此人魔下的番将极难约束,
都是些军中刺头,他们恐怕不会心甘情愿交出契丹,臣在这方面会想点办法,另外还要将矛头全都指向薛嵩,方可适当的转移矛盾,薛嵩在范阳,可能会出事。」
吴怀实皱眉道:「你的意思,范阳可能会发生内斗?」
高尚点了点头:
「有这个可能,经此一事,薛嵩与安禄山的予盾已经摆在明面上了,加上薛嵩这一次在范阳犯了众怒,安禄山正好趁机利用大多数人对薛嵩的不满,对薛嵩的人身安危造成威胁,薛嵩的三弟薛,就是被尹子奇故意搞死的,薛嵩恐也不会善罢甘休。」
李瑁身体后仰,点了点头,高尚不是傻子,到底该忠心于皇帝,还是安禄山,人家心里清楚的很。
刚才交代的也基本都是事实。
高力士就说过,高尚这个人脑子特别好使,去鸿胪寺负责对外事宜简直是最合适的,因为他那张嘴特别会说。
「那麽你觉得,如何才能避免安禄山与薛嵩正面冲突?」李瑁问道。
高尚道:「无法避免,只能是多加提醒,以薛嵩的谨慎,自然也不会轻易中了安禄山的计,安禄山胆子并不大,做事情还是有分寸的,是他手底下那些胡子胆大包天。」
「哪几个?」吴怀实冷冷道。
高尚回答道:
「阿史那承庆丶阿史那从礼丶李怀仙丶李归仁丶李钦凑丶李宝臣丶康阿义丶
安思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