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你怎麽这麽贱?(1 / 2)
第258章 你怎麽这麽贱?
比李琩他们更早到达长安的,肯定是捷报了。
李隆基这个人,对于军功是很看重的,非常非常的看重,花钱无所谓,花钱有回报,就值得。
从他收到消息的第二天开始,每日常朝就没有断过,因为他要享受大臣们赞颂他的丰功伟绩。
没错,功劳是人家的,李琩最多就是辛苦跑了个腿。
李林甫也是松了口气,西北的战事总算是消停了,再拖下去,将大唐的财政问题全都暴露出来,会出大事的。
他现在就仿佛是一座危楼的总工程师,支撑着大唐这座大楼不要倒塌,这是非常艰难的工作,远比拆倒重建更为艰难。
朝会结束之后,李林甫返回家中,在进入偃月堂的那一刻,脸上从早晨挂到现在的笑容修然消失,整个人颓废的盘腿坐下,双手捂面。
他太累了,实在是想好好的歇一歇。
宗正寺少卿嗣齐王李珍,已经在偃月堂外等了很久,相府的管家不让他进,
理由是右相乏累,正在小憩。
一直等到响午,李珍才被人叫了进去。
他轻手轻脚的将一份公文放在李林甫面前,笑道:
「宗正寺今年的预算,还是要请右相批覆一下的。」
李林甫当下正端着碗稀粥,闻言抬起筷子将那份公文夹了过来,然后再一页一页的夹起,直到阅完。
「这个事情不要找我,去找陈希烈吧,」李林甫淡淡道。
宗正寺的这份公文,还是去年的事情,圣人颁发诏书,在全国各郡县修建玄元皇帝庙,去年只是开了个头,今年才是大开支。
修庙这种事情,从前其实用不着朝廷调拨,地方上自己可以想办法,一座庙嘛,地方衙门都有公田,有自己的收入,实在不行,可以找当地的商人募集一些,再不行抢去,总是能够解决的。
但是这一次不一样,这一次叫做统一标准。
玄元皇帝庙修成什麽规格,神像做成什麽样,全国都是要统一的,而李隆基也豪气,他主动承担了这笔开支,当做是奖励天下百姓,今后可以在家门口祭拜玄元皇帝。
也算是统一信仰的一种国家级政策,
李林甫眼下实在是拿不出钱来了,等到李琩回京,才是真正的搞赏三军,以圣人一向大方的尿性,还不知道要赏出去多少,他现在是一点都不敢动国库了,
否则届时圣人赏赐,你拿不出来,折了圣人的面子,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所以他要推给陈希烈,而陈希烈管不了户部,自然也会往其它地方推,但绝对不会给李林甫再踢回来。
李珍一脸为难道:「户部出纳,都是要中枢门下披红的,右相不签字,没人敢签啊。」
「等他们签了,老夫再签,」说罢,李林甫摆了摆筷子,李珍无可奈何的告退出去。
国库没钱的事情,是不能让人知道的,越少人知道越好。
李林甫当下拿不出钱给宗正寺,那就只能是拖了,拖到有钱的时候再说。
官大一级压死人,李珍是过继给了当今圣人的亲兄弟李隆范,即使如此,在李林甫面前仍旧是低三下四。
人家甩了甩筷子,他就得赶紧滚蛋,得罪了人家,宗正寺未来两年,什麽款项都批不下来。
为什麽是两年呢?因为宗正寺的主官嗣宁王李琳,还是有点牌面的,只不过眼下在服丧。
像这样的财政开支,李林甫每天不知道要面对多少,国库的钥匙在他手里管着,亏空了,圣人也只会找他算帐。
难啊....
这时候,李进来了,见他爹只是吃了一碗粥,便搁下碗筷,主动上去又给他爹盛了一碗,小声道:
「千难万难,这次总算是挺过来了,韦光乘已经派快马送信过来,阿爷要不要看一看。」
「你先看,看完念给我听,」李林甫将碗筷推开,示意女婢们将餐几收拾一下,他要开始办公了。
李点了点头,拆开信封,将信上的内容念了出来。
李林甫听罢之后,点头道:
「增加搞赏抚恤,这都是小钱,隋王给我省了大钱,小钱上咱们就不能在乎了,伏俟城设郡,也是势在必行的,届时让吏部从守选官员当中挑选一些出来,
让他们去辅佐哥舒翰处理内政,我只给他免一年赋税,明年的时候,该交多少就得给我交多少,哥舒翰要是没这个本事,明年就换了他。」
李在一旁坐下后,皱眉道:
「十八郎偏盖嘉运的心思太过明显,会不会有什麽问题?与节度使走的太近,圣人恐怕会不高兴啊。」
「他是例外,」李林甫淡淡道:
「皇甫只要在陇右一天,他就永远不可能成为盖嘉运那样的独断人物,因为圣人不允许,而隋王拉拢盖嘉运,已经形成与少阳院的对立态势,圣人是乐见的,这样一来,盖嘉运与圣人中间,便又多了一个上司,圣人可以通过隋王来控制盖嘉运,今后三法司但凡有弹劾隋王与盖嘉运的奏疏,中书门下全都压着。」
李又问道:「那麽阿爷的意思,西海这块地盘,就按照十八郎的意思,交给河西节制?」
李林甫呵呵道:「谁不让我花钱,就给谁,同理,将来若是让我花钱了,那就换给别人。」
西海这块地方,如果给了陇右,河西势必会跟朝廷要钱,我花费巨大人力物力打了下来,你不给我,那就给赔偿我的损失,你要是给我,损失我也不要了,
我就靠这块地自己赚钱回本。
韦光乘并没有返京,他还有很多收尾工作要做,但是在李琩离开之前,他就已经派人将所有事情做了一个汇总,呈报给了李林甫。
其中提到了臧希液。
李琩故意将牛仙客的那封信透露给了韦光乘,而韦光乘是聪明人,猜到牛仙客这是要托付后事了。
这对李林甫来说,是好事,虽然他也不清楚,牛仙客为什麽要选择李琩。
即使李琩当下再膨胀,但终究名义上不是皇储,这是巨大的劣势,我呢,是因为跟太子已成不死不休,没办法,你图什麽啊?
说起来,挺可笑,牛仙客是信了一个道士的话。
玄都观道士王皎,此人在长安非常出名,以相术着称,曾经在不认识杨玉环的情况下,看出此女将来贵不可言,也不知道他是蒙的还是咋地,总之因为这件事,他的名气更大了。
人在快死的时候,是非常迷信的,牛仙客也不例外,他希望自已死后在地下也能成为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又或者说,直接成仙。
王皎的专业是相面,不是修仙,但是名气太大了,所以有时候也会被人请去揽一些专业之外的活儿。
牛仙客毕竟是宰相,虽然推算国运这种事情,是朝廷坚决不允许的,属于言一类的违禁行为,但是他还是请王皎推算了一下,毕竟牛仙客特别关心国事,
他还想知道,李林甫和李禕什麽时候死。
而王皎告诉他,大唐的龙气在安兴坊,不在十王宅。
安兴坊还能有谁呢?李琩呗。
牛仙客当时就动容了,私底下仔细分析之后,越来越认为李琩会干掉太子上位,正巧臧希液此时来信求助,他便乾脆将臧希液托付给李琩了。
其实牛仙客是因为有了王皎先入为主的推算,所以在思考的时候会逐渐朝李琩偏移,以至于得出了最后的答案。
一个是宰相,一个是道土,这两人每天在一起探讨玄学,而王皎确实有真本事,所以在牛仙客这里赚了不少。
胆子大才能挣到钱,他并不担心推算国运的事情会传出去,生仙客无论如何都不会泄露,人家可不是杨慎矜,干这种事的时候,竟然还有婢女在场。
听起来牛仙客这种行为,似乎太过不可思议,实则在古代屡见不鲜。
教员的打倒一切牛鬼蛇神,实际上是给了所有中国人一次开智的机会。
但即使如此,迷信这种事情在后世,依然是非常火热的一个行业。
有一位富商得了重病,各地求医没有结果,然后被几个寺庙里的人盯上了,
于是上门找到富商,说能给他续命五年。
富商即使不是个迷信的人,但是在所有医学手段对自己病情完全无效的情况下,还是想试一试的。
结果呢,钱也花了,法事也做了,半年就挂了。
他的儿女找上寺庙要说法,在双方争论的过程中,寺庙里的人得知富商之前出门旅游了一趟,是去的西边,于是便说富商五行属木,西方是金,金克木,是他自己破了自己的命理。
这件事最后也只能是不了了之。
后世都有大把人信这东西,别说牛仙客了。
而牛仙客自然也希望续命,他的方式是金丹,而且也清楚王皎不是炼丹出身,于是便找了一位来自王屋山的道士帮他炼丹。
所以.......他挂了,就挂在李琩即将返京的前一天。
「你确定消息是真?」
李适之大半夜的被儿子叫醒,猛的掀开被子起身,神情激动的看向长子李雪(zha)。
李云也是颇为兴奋道:
「还没有确定,但是左相府的人白天在购置丧葬之物,这一点是错不了的,
很多人都看到了,如果牛仙客是今天死的,那麽他的家眷一定要向中书门下报丧,鸿胪寺肯定也知道了,找来杨话问一问便知。」
他也是刚从宴会上回来,是在宴席上从别人嘴巴里听说的。
西北大胜的消息传来之后,举城狂欢,不单单圣人和官员们高兴,士子平民也是非常兴奋,所以这两天很多酒楼都是通宵营业,对此,成卫京师的卫府也是挣一只眼闭一只眼。
鸿胪寺负责朝会仪节丶宾客接待丶吉凶仪礼,高级别官员的白事,是他们负责的。
如果牛仙客死了,需要第一时间报给鸿胪寺,因为牛仙客的葬礼,会是鸿胪寺上报,中书门下批准,国家出钱来给你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