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8章 狗头军师(2 / 2)

加入书签

韦光乘的话里,是在暗示李瑁早做准备,以防被人家打个措手不及。

聊着聊着,李恒和李岘兄弟俩回来了,李瑁也便暂时停下这个话题。

四个人围着一个火炉,吃着烤的干硬的胡饼。

韦光乘牙口不好,需要泡看羊奶吃,屋子虽小,气氛却非常温馨。

李恒兄弟对韦光乘还是非常客气的,在长安混,宗室也不愿得罪京兆韦,何况将来太子继位,韦家就是外戚了。

「做将军的,骨头硬,再用刑怕将他打死,我好说列说,此子油盐不进啊,」李恒叹息一声道:

「反倒是我落了一身埋怨,王孝德兴许知道自己死罪难逃,将我们父子给骂了一顿,那股子怨气真大啊,好像我们家亏欠了他似的。」

李瑁点了点头:「听说他当年是信安王的近卫,若非硬汉,信安王也不会用他,快五十的人了,这麽多年没有升迁,仕途基本上是断了,累年积压之怨气,

恰好你来了,不找你发泄还能找谁呢?」

王孝德其实是一名干将,没点能耐会让他守石堡城?

乾的最苦逼的活,升迁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唯一的大后台信安王又不管他了,以至于内心滋生怨恨。

这是人的正常心理,升米恩斗米仇嘛,所以说驾驭下属,一直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

别说他了,牛仙客都跟李禕翻脸了。

这种事情,就连韦光乘心里都很清楚,李禕是不得不这麽做,四方征战,军功过着,嫡系党羽遍布天下,你不做分割,圣人就只能割你了。

人家能活八十岁是有原因的,是个拿得起放得下啊。

「那麽这个王孝德,究竟该怎麽处理呢?」韦光乘看向李瑁,瞳孔闪烁道。

李瑁笑了笑,心知韦光乘要玩套路了。

这个人是非常有水平的,人家能从藩镇顺利过渡中枢,担任卫尉寺一把手,

心智手腕绝非凡人,装傻充愣的功夫更是炉火纯青。

以前李瑁在十王宅出不来,人家压根都不将李瑁放在眼里,一出来,立即便又是另外一副面孔,姿态卑微,刻意讨好。

这是一个官场老油条啊。

李瑁想了想,随后道:

「这件事闹得这麽大,长安是肯定会知道的,修建庙宇给户部增了一笔开支,我总是要跟中书门下解释清楚,既然在鄯州审不出来,递送长安,交给右相吧。」

李瑁在鄯州城修建的这个庙宇,规模可不小,这是陇右的第一座龙王庙,自然要突出一个大字。

专管宗教事宜的鸿胪寺肯定要过问,庙宇的梁柱神像也是要用大料,单是铜制香炉,就需要鸿胪寺特批,一个香炉用铜,能做多少开元通宝?铜是国家战略资源,你不报备能行吗?

这是必备流程。

韦光乘听罢嘴角微动,馀光看向李氏兄弟。

李恒没什麽表情,李岘却是非常吃惊,眼神闪烁,明显是在思考将王孝德送进长安之后会有什麽后果。

兄弟俩这一比较,明显李恒更是宰相的料子,喜怒不形于色,波澜不惊,但历史上反倒是老三李岘当了宰相。

或许有时候人太精明了,不容易被人信任吧。

李岘皱眉道:

「隋王已经以龙神吞白狗,化解这一危局,没有必要闹到长安吧?王孝德在陇右,就是一个罪犯,一旦被送往长安,可就不一样了,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着做文章,眼下这个时候,在陇右处理掉是最合适的,大理寺的问询手段层出不穷,万一逼供,由他乱说一通,事情就非我们所能掌控了。」

李瑁故作认同的点了点头,看向韦光乘道:

「你怎麽看?」

韦光乘笑道:

「我认为三郎的顾虑是对的,眼下陇右之事,皆在隋王一人,大小事宜,您可自行决断,我们可以慢慢查,但最好不要闹到长安,正如三郎所言,事情到了长安,还不知道会发展成什麽样。」

听到韦光乘这麽说,李恒终于开口了:

「我认同韦寺卿的看法,支持大事化小。」

李瑁笑了笑,令武庆将徐少华带进来。

等人进来之后,李瑁吩附道:

「给你二十人,即刻押送王孝德往长安,交给兵部裴公。」

李岘顿时一愣,你怎麽不听劝啊?其中利害关系你看不出来吗?

老大李恒则是没有任何表态。

不多久,大家各自散去。

但不大一会,韦光乘便去而复返,仍是坐在了刚才的位置,目光看向李恒方才坐着的板凳,道:

「隋王看出问题来了吗?」

李瑁笑道:「没看出来。」

韦光乘哈哈一笑:「若是没看出来,就不会拿王孝德试探了,如果我猜的没错,王孝德不会走,走的是另外一个假王孝德。」

李瑁没有承认,而是道:「那你说说,问题在哪。」

韦光乘低声道:

「白狗的事情肯定是皇甫做的,李恒在保皇甫,他去审讯王孝德,绝对能问出一些东西,就连你我都能看得出,王孝德眼下唯一能保全妻儿的机会,就是信安王府作保,李恒多半是给了对方一些承诺,让他闭嘴,隋王当面说出押送长安,他们必然会设法灭口。」

李瑁故意道:「如果灭口,很容易让我猜到他与皇甫有谋,这不是露出马脚了吗?李恒是个稳当人,不一定出此下策。」

「若能保住皇甫,还在乎隋王是否猜疑吗?」韦光乘皱眉道:

「人证都没了,猜疑已是虚无缥缈,王孝德若是落在右相手里,他手下的罗希爽丶吉温,还不知道会给王孝德罗织出什麽样的罪名出来,说不定能让王孝德开口说出皇甫会造反,这都是有可能的。」

李瑁忍不住笑道:「那麽你觉得,这个人到底应该不应该送往长安?」

韦光乘赶忙点头:「必须交给右相,这是皇甫的把柄,这个人眼下不能离开鄯州,一旦离开必死无疑,只能是隋王将来带在身边,一起回长安,总不会有人敢袭击你的护军,那直接便是造反了。」

李瑁装出一副恍然道:「听君一席话,豁然开朗,就按照韦寺卿说的办。」

韦光乘一脸满足的点了点头。

他和李林甫绑的太深了,太子将来继位,他和李林甫属于是一口锅里面的,

会被人家一锅端了。

所以他当下没得选择,只能是支持李瑁的,但是支持,首先要让对方看到你的用处,没用的人,人家隋王也不会看重你。

他觉得自己今天的表现很不错,很明显获得了隋王的认可。

其实李瑁今天这一套,跟郭子仪对王难得那一套是一样的,给对方一种被认同的感觉。

其实他早就想好了,王孝德不能死,将来留着有大用。

所以被派去护送假王孝德的,不是徐少华,而是左卫的二十个人,徐少华会在背地里悄悄盯着,看看是否会有人真的杀人灭口。

如果真的发生,他很想知道,李会怎麽跟他交代。

今天的事情,只限他们四个人知道,那麽一旦半路出现截杀,内鬼就在三人当中。

「隋王眼下,还需要拉拢李光弼,」韦光乘还打算证明自己的价值,于是文给李瑁来个一个建议。

李瑁愣道:「怎麽讲?」

韦光乘一脸深沉道:

「圣人在扶持此子,而李光弼与河西是貌合神离,皇甫目下也正在拉拢此子,这个人治军极严,是个成气候的,隋王如今大权在握,一句话便可以为他增功,人情要早早放出去,方便今后。」

「你的意思是,积石城之战,让李光弼主攻?」李瑁问道。

韦光乘点了点头:「李丶王二人必然抢功,这是事实,年轻人嘛,胆子大,

有魄力,急于上进,隋王打个招呼又不费劲,还能赚得好感,何乐而不为呢?」

李瑁哈哈一笑,指着韦光乘道:

「真机谋之士也,有韦寺卿佐助,本王何愁贼军不平,我这便写信给李光弼,嘱咐他争抢头功。」

韦光乘像是一个狗头军师一样,授须微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