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2 / 2)

加入书签

杨玉瑶的随行婢女开始拿着箩筐走向街道两侧,为路人分发甜食。

这麽做,是为了找藉口留在原地,毕竟车队堵在路中间阻塞交通不像回事,

但你要是发吃食,想堵多久堵多久,

捡便宜这种事情,谁都想干,武明堂还顺人家的灯笼呢,史敬忠又不是什麽大富大贵的人,见到是杨玉瑶府上在发吃食,自然也凑了过去。

一名杨家的奴仆藉机摸了过去,拍了拍史敬忠后背,道:

「可是洛阳僧史敬忠?我家夫人有请。」

史敬忠一愣,下意识的看向杨玉瑶的车厢,连忙点了点头道:

「稍等,我有一家眷,这便携她上前,向夫人见礼。」

说罢,史敬忠赶忙返回茶肆下面,拉着骑驴的明珠就往杨玉瑶的车厢走过去。

对他来说,这是一场富贵,那麽接下来的对答,决定了他能不能攀上杨玉瑶这颗大树。

素闻贵妃的姐姐豪爽大方,一掷千金,肯定比杨慎矜大方多了。

「上元安康,小人拜见夫人,夫人乐善好施,必添福荫。」

杨玉瑶在车厢内,拿着一根细竹竿子挑起一角帘子,看向车外道:

「听闻你擅占卜卦算,妾身有一迷惑梦境,需请开解,可于我同行找一僻静之处,详解一二。」

史敬忠眉角一动,大喜道:

「愿为夫人效劳。」

车厢内的杨玉瑶沉默一阵后,目光看向骑驴女子:

「汝妻?」

史敬忠赶忙道:「回夫人,是小人的妾室。」

「请她登车,你骑驴跟随,」说罢这句话,杨玉瑶便放下了车帘。

史敬忠当场就犯疑了,你不是找我解梦吗?找我的女妾干什麽?

但是他抬头看了一眼周围彪悍的裴府奴婢之后,不敢拒绝,赶忙点头应了一声,扶着明珠下驴,然后送上马车。

一入车厢,明珠顿时一愣,因为她见到了旧识,春草和绿草。

与此同时,马车缓缓启动。

隐藏在周围的金吾卫相视一笑,他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将史敬忠与杨玉瑶的车队做切割。

史敬忠就算在后面喊破喉咙,裴府的家仆也只是朝他挥挥手,示意他跟上,

但是他肯定跟不上。

「吆喝什麽呢?那个秃头!再敢胡胡咧咧,抽烂你的嘴!」金吾卫看似维持秩序,其实只是冲着史敬忠一个人来的。

这种场合就不要得罪金吾卫了,因为他真的会抽你。

带着一头驴本就麻烦,加上人潮汹涌,史敬忠渐渐的,连杨玉瑶车队的影子都看不到了。

他现在已经有点觉得不对劲了。

杨玉瑶的车队已经在另外一条街调转方向,一路上都有卫士开道,以确保能够尽快的返回家中。

老百姓找术士下算,一般都是给家人算,算算孩子将来会不会少吃一点苦,

父母身体是否康健,人生是否平安,再大点就不敢算了,他们一般不会算是否大富大贵,因为肯定不能,八辈子都不能。

贵族下算主要是问吉凶,因为这俩字对他们太过重要了,生怕沾染丝毫邪票亦或是撞了霉运,导致家庭走下坡路。

那麽高官就玩的比较大了,尤其是顶级大官,他们直接就玩上书了。

不论你手里的识书,到底是姜子牙写的,还是诸葛亮写的,其中大体框架差不多,破解之法也是大同小异。

画符之术更是跟道家完全一样。

每一种符,都有其特定的作用,一笔一画怎麽写,不是乱来的。

史敬忠做为一个和尚,跨专业了,也擅长画符,而明珠早年,就是在一旁辅助调墨的,也就是朱墨,朱即朱砂,墨即烟墨。

据明珠交代,杨慎矜每天身上都带着一张符,是为了吸纳灵气,巩固根本。

就这一条,他就得完蛋。

历史上,杨慎矜最后倒霉,是因为跟李林甫翻脸了,加上王举报杨慎矜有克复隋室的想法,基哥大怒之下,掀起了一场大案,被牵连的大官多达十馀人,

亲族更是无数。

而杨玉瑶带明珠见李隆基,是导火索,因为基哥就是从明珠那里得知,杨慎矜常与妖人术士来往,但是并不知道杨慎矜玩识书。

因为明珠知道事情很大,根本没敢说。

包括这一次,明珠对于书的事情也是滴水不漏,不论杨玉瑶怎麽盘问,都说不知道。

这就是为什麽,杨慎矜对她这麽放心,人家的嘴巴确实严。

但春草,是实实在在偷看到书的,她非常确定,杨慎矜确实有。

「你对我隐瞒,不要紧,但是圣人面前,无论你多大道行,都要现出原形,」杨玉瑶起身冷笑道:

「你跟我入宫吧。」

明珠浑身剧颤,直接晕厥了过去。

兴庆宫,李隆基在得知杨玉瑶来意之后,脸色瞬间一变,大好的过节心情也烟消云散。

先不说杨慎矜到底有没有识书,你身上带着的符篆,是吸谁的灵气呢?

你是太府卿,太府寺在皇城,你敢吸朕?

李隆基不怒自威的坐在帝座上,脸色阴沉的朝着高力士抬了抬手指:

「立即派人去杨慎矜府上,不要声张,见到人之后立即搜身,如若搜到妖符,即刻缉拿!」

高力士点了点头:「派谁去合适?」

李隆基双目一眯,道:

「就让李适之去,吴怀实盯着。」

高力士点了点头,与一旁的内侍吩咐一声,后者下去传达旨意。

不得不说,李隆基的心智非常之牛比,他明知道杨玉瑶在明珠身上什麽都没问出来,是因为对方有顾忌,那麽朕现在,就消除你这层顾忌。

是的,只要杨慎矜好好的,明珠打死都不敢说,但既然圣人已经派人去捉拿了,那麽她可以老实回话了。

只见她突然大哭出声,跪地哭诉道:

「圣人明鉴,杨太府常与僧道修习法术丶推演星象丶解说书丶设坛驱邪,

圣人当面,贱女不敢妄语。」

杨玉瑶一愣,好家夥,果然还是得圣人啊,刚打照面就现形了?

李隆基浑身一震,双目圆睁,拳头紧握,急怒攻心差点吐出一口血来。

怪不得你当初诬告李适之坏了皇陵风水,原来你一直在钻研这类旁门左道?

「行家啊......」李隆基嘴角挣拧道:「他与何人解?」

明珠一口气回答了十几个名字,其中有几个道士,就连李隆基都认识。

这下好了,李隆基气的双臂都颤抖了。

因为能被他认识的道土,必然是得道高人,多少有些通玄法术,如今竟与杨慎矜钻研妖术?

高力士赴忙上前,拍看李隆基后背道:

「王夙,史敬忠等妖人,当初都是被派去勘验皇陵风水的,如今看来,李宪台先前确实是被奸人污蔑,是杨慎矜在暗中使坏啊。」

李隆基但凡气到这个地步,高力士那是肯定不会帮别人说话的,否则他都得跟着倒霉。

虽然他有些惋惜,惋惜杨慎矜晚节不保「抓!凡与此事相关者,一个都不能让他们跑喽,」李隆基气的脸色都青了,一旁的杨玉环都吓坏了,扶着李隆基不停的轻声呼唤着。

杨玉瑶见此情景,也是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因为事情是她捅出来的,

第一次对付顶级官员,害怕呀。

书这玩意,之所以被皇帝这麽忌讳,就是它预言的东西都太大了,涉及王朝兴衰,各地灾害,奇人异事,神灵祭祀等等,是一本百科全书。

为什麽要解?就是因为它涉及的面非常广,但字数又太少,让人看不懂,所以需要研究其含义。

里面的图到底什麽意思,一人一个说法,反正极为容易拓展人的想像空间。

「亡秦者胡也」这句话是被一个不知名方士搞出来的图,直接引发秦始皇派蒙恬率领三十方精兵攻打匈奴。

而事实证明,另一句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蒙对了。

但是呢,还是被圆回来了,「亡秦者胡也」也可以是胡亥嘛。

所以这玩意,很玄的。

后世很多专家都迷糊,别说李隆基了。

陈玄礼再一次露面了,但凡他露面,那就绝对是大事中的大事,两千龙武军在兴庆宫整队完毕之后,分成十二队奔赴长安的十二处地方,缉拿所有相关人等。

杨慎矜真的完蛋了,比历史上提前了五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