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宗籍扩容(2 / 2)
毕竟杨玉环嫁给十八郎,长达五年之久,却没有子嗣,郭淑一旦诞下子女,那就可以证明是杨玉环不具备生育能力。
一个没有生育能力的女人再得宠,也不会影响到太子的地位。
不影响太子,那自然也不会影响朝局。
他这个人,只想着稳稳当当的过太平日子,大家好我也好。
正如李瑁预料的那样,陇右的事情再大,在李隆基心里不过是边远藩镇的一场冲突,并不能影响他的生活分毫。
因为战火不可能绵延至长安,以当下陇右与河西之地的精兵悍将,吐蕃即使拥有再多的兵力,也不具备进入关中的可能。
因为吐番举国的军费,还不如陇右一半,原因当然是因为奴隶制。
也就是在三月初一,李隆基发布诏书,设立崇玄学,建立学科招收生员,主要学习的《老子》丶《庄子》丶《列子》丶《文子》等。
大唐最大的教育机构,是国子监,下设六学:国子学丶太学丶四门学丶
律学丶书算丶算学,历史上天宝年间会增设广文馆。
旁系学校,包括直辖于东宫的崇文馆,直辖于门下省的弘文馆,直辖于太常寺太医署的医药学,直辖于太仆寺的兽医学,直辖于秘书省太史局的天文历数学,直辖于秘书省的小学。
而崇玄学,直辖于尚书省礼部,也叫道举。
这门学科只能报考明经科,但是报考的生员,扩大到了道土,历史上李白度入道,其实就是想走这个捷径。
堂堂华夏诗仙,就因为出身商人家庭,竟然不具备科考的资格,李白多次希望归入陇西李,其实就是想参加科举。
进士科的诗赋,如果有李白参加,不知会是怎样的盛况?
大唐青史留名的诗人,大多活的不如意,他们的诗都是感慨,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其实是遗憾,他们将自己的遗憾化作了美妙的诗歌,流传于世。
但是李瑁,想给李白一次机会。
去年年初,李隆基下旨宗正属籍扩容之事,消息应该已经传遍天下,那麽李白入京多半就是今年的事情,因为他得给自己找个光鲜的祖宗,方便参加科举。
这不巧了嘛,眼下的宗正卿李琳,是李瑁的堂兄弟,李白入籍的最大难关,李瑁可以给他打通,那麽就剩下亲戚了。
他得有正经来历的亲戚证明,才能给他伪造一套可以追溯来历的出身证明。
没办法,李白想跟李瑁他们家认亲戚,难度多少是有点大了。
也是巧了,这几天李瑁在皇城溜达的时候,认识一位出身很屌,但是当下却混的很惨的武官。
李瑁就喜欢与不如意的人打交道,再加上这个人在历史上大大有名,所以他牢牢记在了心上。
此人眼下的官职叫做直长长上,位监门校尉下,为宿卫武官,隶属于左监门府,从七品下。
今年三十七岁,他是参加铃谋射策科考试,得中申科,才获得这个职位,也就是说,他是个武举。
如果普通家族出身,混成这样好像也挑不出什麽毛病,但他可是清河崔氏。
历史上李亨的宰相,崔圆。
这天,李瑁又去了皇城,在恭礼门外,见到了正在当值的对方。
「你过来,我有些事情找你,」
李瑁朝崔圆勾了勾手指,对方屁颠颠的就跑过来了。
然后李瑁挪步远处,避免两人的谈话被人听到,却又保持在恭礼门监门卫的监视距离之内:
「你是不是有一个亲戚在户部任职?」
崔圆前天就在恭礼门下跟李瑁闲聊过,当然了,李瑁当时不只是跟他闲扯,而是跟所有人闲扯,身上没有一点亲王架子,还特别诙谐幽默,予人好感。
「回隋王,确实有,不过您是怎麽知道的?」崔圆也是一脸迷糊,我堂堂清河崔,家族在朝堂没一个支棱的,就一个远房表亲,你都知道?
李瑁笑道:「废话,你那表亲刚刚入我宗正谱,他的出身来历及亲属关系,宗正寺查了个底掉,我自然知道。」
「噢...!..」崔圆恍然大悟,没错,他在户部那个表丈姓李,今年年初被宗正寺扩籍,收入皇室宗族亲属。
表丈,就是表丈人,表叔伯的意思,是崔圆姑奶奶的儿子。
现任户部下设金部司郎中的李彦允。
「隋王询问卑职,有何缘故?」崔圆好奇道。
李瑁点了点头:「我这不是不认识他吗?想让你帮我引见一下。」
啊?崔圆一愣,我没那个胆子啊,您的身份特殊,我哪敢给您引见金部堂官?
崔圆不敢答应,虽然他清楚眼前之人出嗣了,要比十王宅里那帮人自由太多,但也不能结交中枢大臣啊,还是我唯一的依靠,你要是牵连了他,我不也得完蛋?
李瑁自然看出对方的为难:
「别乱想,我其实不是找他,而是让他帮忙给我介绍另外一个人。」
「谁?」崔圆错愣的。
李瑁愣道:
「你管的倒挺多,怎麽这麽多废话?你今天散值之后就去跟他打个招呼,约个地方,我不便去他家里,其它哪都行。」
「这...·...」崔圆一脸为难。
李瑁抬脚就给了他大腿一下:
「怪不得清河崔出身,只能当个看大门的,没眼力劲啊。」
崔圆嘴角一抽,勉为其难的答应了。
李晟今年是不能参加武举的,得明年,严格意义上来说,他明年都不行。
因为他明年才十六岁,而大唐的武举,是十八岁才能报名,不过没关系,这小子长的老熟,已经虚报年龄了。
虚报年龄这种事情在后世都不算罕见,何况在大唐。
武举的考生有着严格的要求,六品以下文武官子弟丶三品以下五品以上勋官子第,才具备报名资格,而且必须缴纳够十三年的品子课钱,才能报名。
品子课钱,品子就是官宦子弟,朝廷给了他们一个职位,就需要缴纳课钱,一年一千五百钱。
李晟在隋王府的职位,是李瑁要来的没错,但他没有那个出身,李瑁也搞不定,他爹是陇右镇西军副使,他爷爷是陇右积石军副使,级别都不低。
这小子这段时间一直在练习武艺,武举有六个必考项目,长垛丶马射丶
马枪丶步射穿扎丶翘关负重丶身材言语。
剩下的,就是钞谋射策科丶武足安边科丶智谋将帅科丶军谋越群科丶洞识韬略堪任将相科丶军谋宏达才任边将科,军谋宏达才任将师科。
过了六项必考,才能考这些军谋策略,
因为李隆基一直有一个习惯,就是边镇节度入京担任宰相,或者宰相去边镇担任节度,所以武举是非常重要的科目。
你真要能混成边镇节度,就可以像牛仙客一样回来担任宰相。
当然了,你想实现这个梦想,难度之大,比你考中麻省理工物理学博土然后再创立搜狐的难度,还要大的多。
「多买些牛羊,给这小子补一补,」李瑁在府内的演武场,观看着武庆和牛五郎等人协助李晟练习武艺,朝身边的王妃郭淑说道:
「武举对身材丶言语是有要求的,身材,以身长六尺以上者为次上,以下为次,言语,以神采堪统领者为佳,李晟终究年岁小,个子还未长开啊。」
郭淑在一旁微笑点头:
「他的个子可以了,不是明年才要参加武举吗?时间足够了。」
关于武举,人家是有发言权的,他爹郭子仪就是武举出身,而且个子非常高,容貌神采也是一等一。
没办法,大唐一直对颜值有着高标准高要求,至于为什麽?李瑁认为,
纯粹就是面子工程,人家长的丑的哪里得罪你了?你不能有相貌歧视啊。
夫妻俩聊了一阵后,郭淑终究还是开口了,暗示李瑁自己的日子到了。
什麽日子呢?排卵日,大唐叫氙氩期,也叫良辰几日。
李瑁心知郭淑是被李琬那个多嘴的一吓唬,着急了。
从前与郭淑同房,最后那一下一直是一个姿势,几个月了肚子也没动静,所以李瑁今晚决定换一个姿势。
这个是很有必要的,好像受孕与子宫位置有关,李瑁也不是很懂,反正换着姿势来就对了。
后ru式丶侧卧式丶传教士姿势或抬高臀bu,都是可以试一试的。
虽然他从历史上知道,前身寿王的身体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但是别人不知道啊,前妻五年不孕,现任三四个月没动静,很多人都会胡乱遐想。
男人嘛,我可以品德不行,但那个,不能不行。
郭淑也不知道李瑁是怎麽学到这些奇离古怪的招式,但为了早日怀孕,
也便羞耻的配合着。
一整晚,她的脸都是红扑扑的,但也异常享受其中过程,
「今后几天,还要辛劳郎君了,
大清早,早早起床的郭淑,开始与婢女们一起收拾昨晚的一片狼藉。
不止床榻,寝室内的其它角落也是乱七八糟的。
李瑁赖在床上,以手托在脑侧,笑道:
「你希望是儿子还是女儿?」
「自然是儿子,」郭淑毫不犹豫道「长子立嗣,妾身的职责,就是为郎君诞下子嗣,在我心里没有比这更大的事情了。」
生下儿子还不够,因为古代的医学条件有限,所以女子在诞下子嗣后,
还会尽心抚养至六岁。
六岁以下是危险期,天折机率较高,超过六岁,才算是真正具备了继承人资格。
李瑁觉得自己的儿子应该问题不大,因为他比前身寿王更注重养生,也了解一些后世抚育幼儿的基本知识。
儿子......儿子....
我的儿子,将来与我之间,会不会也走家族的老路呢?
李瑁苦笑摇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