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7章 拜倒在石榴裙下(今天两章并一章)(2 / 2)

加入书签

李隆基确实是抢了一个宝贝,也难怪他会说:朕得杨氏,如获至宝也,还亲自撰写《得宝子》一曲,不要脸至极。

姐妹俩叙旧,聊的越久,杨太真越是伤心,哭哭啼啼的模样,早已被内侍悄悄通禀给了李隆基。

本来正在排演歌舞的李隆基听说之后,忧心的拿着鼓槌就往沉香亭走,

脚步甚急。

等他一进来,看到杨太真那副梨花带雨的样子,顿时一阵心疼。

「朕的太真怎麽了?」李隆基错道。

杨太真转过脸来,神情哀怨的喊了一声:

「三郎.

李隆基赶忙上前,关心的将杨太真楼在怀里,至于杨绛,已经被高力士一个提醒的手势点醒,赶忙起身挪开,悄悄的离开了沉香亭。

「太真怎麽了?谁惹你伤心了?」一把年纪的李隆基,如今完全抗不出杨太真的撒娇,只觉感同身受,他自己也跟着伤心起来。

杨太真依偎在李隆基怀里,哭诉道:

「与十娘回忆过往,念及亡父亡母,怎不叫人伤心?可怜父母已去,家中无以为继,念及至此,因而涕下。」

他爹只有四个闺女,没有儿子,也就说,没有继承香火的了。

李瑁对杨绛的吩附当中,提到过这件事,大概是说,只要从族内过继一人,

继承杨玄琰的家业,那麽她们家也算是有后了。

以这个由头,牵引出杨太真希望重归生父生母名下的欲望,就算是合情合理了。

李隆基闻言一愣,随即哭笑不得:

「朕以为多大的事情呢?朕这便下旨,令太真族内过继一人,承继玄谈之嗣。」

杨玉环一脸感动的脱出李隆基怀抱,就要谢恩,却被李隆基拦住:

「太真啊,你有什麽心事,大可都与朕说了,朕难道还能不给你办好不成?」

说罢,李隆基看向高力士:

「杨氏一族,可过继立嗣者,有何人可选?」

高力士一愣,回答不上来了,我没有对杨太真的家里下功夫研究过啊,主要实在没想到,你能宠到这个地步。

「老奴也不甚清楚啊,还是请圣人问问太真娘子吧?

李隆基一脸不爽,你功夫不到家啊,朕询问的事情,你也能回答不上来?是不是瞧不起朕的太真?

」「他还真说对了,高力士就是瞧不起。

不单单是高力土,历史上因李隆基过分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大臣们不敢指责圣人,于是迁怒于贵妃,对她拒不使礼。

后来一次宫廷宴会上,李隆基让杨贵妃献舞,杨贵妃回答:大臣多对臣妾侧目而视,不使礼,不恭敬,我不愿为他们献舞。

基哥当时就怒了,下令所有文武大臣,今后见到贵妃必须行礼。

因贵妃爱穿石榴裙,大臣们要朝着石榴裙下拜,所以才有了那句:拜倒在石榴裙下。

李隆基的目光看向杨玉环,柔声道:

「那就太真来说吧,放心,朕给你做主,你选谁做兄弟,朕都照准。」

过继这种事情,是两厢情愿的,你没儿子就想让我儿子过继给你,我不乐意,那麽你拿我也没招。

尤其当下杨太真的亲爹已经死了,家里没个做主的,想要过继来一人继嗣,

是非常不容易的,只要大宗不管,这事就很难办。

偏偏弘农杨氏眼下的大宗,不被其他支族认可,族内可谓一团糟,对外团结,内部因为祖嗣问题各种争斗。

究其原因,弘农杨真正的大宗在南北朝时期便已没落,隋文帝杨坚丶观王房杨雄丶越公房杨素这些的,都是硬凑上来的,但因其势力太大,所以也就接纳了。

结果接纳过来之后,人家成了大宗了,眼下的弘农杨,就是隋皇室一房的杨慎矜和观国公房的杨洄他们在争大宗的位置。

杨玉环自然不敢往其它宗族牵扯,只说了几个堂兄弟的名字:

「二叔父家有三子,分别是长子铱,次子话,三子,或可从中挑选一人,

圣人可别说是臣妾的主意,臣妾怕兄长们怨怪。」

「他们敢?」李隆基嘴角一勾:

「太真宽心,今后谁对你不敬,便是对朕不敬,我看他们有几个脑袋?」

接下来,杨太真便按照杨绛的交代表达诉求,希望在家里立嗣之后,能重归父母名下,李隆基自然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这都是小事,你方才说为朕考虑,希望改名玉环,」李隆基抱着对方,柔声道:

「朕很感动,你这个主意确实不错,是十娘说给你的吧?」

杨太真摇了摇头:

「三郎又多想了,十娘只是与我叙旧,并无旁言,是臣妾觉得..

李隆基笑道:「觉得名分不正?觉得自己曾是寿王妃,担心朕的颜面?」

「嗯......」杨太真嘟着嘴,重重的点了点头:

「臣妾在宫内,虽从未听到过关于此事的言论,但臣妾也不傻,外面肯定很多人都在看我的笑话,私下里嘲笑臣妾,毁臣妾,臣妾的颜面不要紧,就怕因臣妾而玷污圣名。」

「呵呵..1...」李隆基目光转向高力士:

「外面果有此类风传?」

高力士本来第一反应,是回答没有,但是他突然举得,杨太真这个办法可谓绝妙,重新更换身份,这样一来,对圣人对十八郎,都是好事情。

于是他道:

「老奴没有听过,但正如太真娘子所言,人心复杂,他们明着不谈,私下里恐怕也是议论颇多,所以老奴觉得,太真娘子是真心为圣人考虑,请圣人深思。」

李隆基眉头一皱,陷入沉思。

说心里话,他当时冲动之下,度儿媳,事后曾有过一丁点的后悔,毕竟这事乾的,属实不地道。

但皇帝是什麽?是不认错,不后悔,朕做的一切都是对的。

后来与杨太真交往时间越久,他后悔的那点念头早就荡然无存了,不管旁人怎麽论短长,反正朕也听不到。

属于是自欺欺人了。

眼下太真的这个主意,确实不错,虽然已经太迟,也有些饮止渴,但他想给太真名分,以当下来说是非常困难的。

朝堂那帮人不会答应,若是他执意如此,甚至会有人死谏,因为臣子们可以允许他睡儿媳,却决不能允许他娶儿媳。

这是往祖宗的坟头上泊粪呢,宁王那个老六,本来还顾及朕的名声,苦心劝谏,后来为了十八郎,竟然也不担心自己会不会丢人了。

十八郎过继,终究还是不如太真的办法来的妥当。

于是李隆基在权衡之后,点头道:

「力士来安排吧,找个宫人打死,以太真病逝的名义,给十八郎送过去,你亲自去,跟他交代清楚,他要是不愿意...

「十八郎肯定愿意,」高力士抢答道:

「圣人放心,老奴定会安排妥善。

2

李隆基欣慰的点了点头,他心里很清楚,高力士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是在帮李瑁说话,实际上高力士只会为他这个家主着想,因为高力士是他最忠心的家奴。

而高力士眼下也是心情极好,本来已经转身要走了,忽然像是回忆起什麽,

又回过头来问道:

「那麽,该给十八郎安排一个怎样的新职呢?」

李隆基一愣,随即想到,自己曾说过要给李一个可以巡缴京师的职位,那麽这个职位,肯定只能在八卫当中。

如今自己需要对方帮他周全,肯定是要给点甜头的,反正不论什麽职位,他都可随时予取予夺。

「左贤右戚,就让他去右金吾卫吧,」李隆基面无表情道。

高力士微微皱眉:「敢问圣人,职位如何?」

李隆基呵呵一笑:

「力士知道的,何必多此一问。」

「老奴告退,」高力士点了点头,施礼退下。

最早的时候,圣人册封十八郎左卫勋一府中郎将,他还是非常担忧的,因为他担心十八郎步了李瑛后尘。

但很显然,十八郎非常聪明,懈怠政务,每天睡觉,巡查禁中的时候也是吊儿郎当,各处蹭吃蹭喝。

这非常好。

你可以不务正业,圣人不会怪你,但绝不能奋发有为。

所以高力士心里很清楚,李瑁这一次又要升官了,右金吾卫大将军。

李隆基这个人,精于权谋,长于心计,但这次还是被杨太真给蒙骗了。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杨太真确实是一个没有心眼的人,李隆基对此非常清楚,所以根本没有怀疑他的太真,这一次是真的在骗他。

聪明人想要去骗一个人,很容易,但失败机率也不小,但如果是一个从不说谎的老实人骗你,那麽你被蒙骗的概率将会非常高。

不要以为老实人就不会说谎,你之所以那麽认为,是因为他们骗了你,你却还蒙在鼓里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