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七十九章 天下舆论鼎沸,撼泰山易撼贾镇抚使难!(2 / 2)

加入书签

“气吞草原,战神临世,正面屠杀啊!!”

勋贵子弟各个震骇到疯癫,在兵部衙门大吼大叫,声音震破天穹。

“他们深受感染?”

贾宝玉内心激动,全然盯着奏书,扯破喉咙大声诉说自己的野望。

突兀。

“贾镇抚使,贾镇抚使,贾镇抚使……”

有勋贵子弟热泪盈眶,正因为知道北莽铁骑不可一世,这份战报才无与伦比!

贾宝玉悚然一惊,从幻想世界回过神来,大步冲向公告栏。

仔细盯着通告,仿若天塌地陷,贾宝玉头晕目眩眼前一黑,直挺挺倒在地上。

等赖大茗烟扶着他走出皇城,到了朱雀大街马车里,一路朝九门提督官邸行驶。

马车里,王夫人经受了万箭穿心一般,整个脸颊痛苦得剧烈扭曲,指甲里满是鲜血,她尤不甘心,嘶吼着催促马夫。

贾宝玉这一次是真的心如死灰,他不相信这份通告,他不相信有人能创下如此惊天大捷,那个人更不可能是仇敌!

来到官邸,母子俩发疯似地跑进来。

书房满是酒味,王子腾一夜未眠,醉醺醺地靠在太师椅,脸庞尽是憔悴颓靡之色。

见兄长这副样子,王夫人一下子呕出鲜血,瘫软在地歇斯底里。

一切都完了!

从此以後,那小畜生是百姓眼里的战神!

贾宝玉踉踉跄跄跑出官邸,被磕到的後脑勺渗出鲜血,他在长街放声哭嚎。

这是自己做梦都不敢拥有的场景,这是自己内心最最渴望的风光,为什麽会出现在那厮头上!

从前的痛苦,从前的屈辱,远远比不过这一回。

做梦都不敢想,生死仇人却做到了。

贾宝玉一路大跑,一路哭嚎,偏偏四周都是奏响战报的声音,他无路可逃。

通告一经颁布,神京城各座坊市,乃至各条小巷,都陷入鼎沸!

……

神京城酒楼,掌柜当众宣布免单,数百民众聚在一起,众人神情不可思议,嘴唇都在微微打抖。

朝廷在哄骗民众?

除非神迹降临,才会有这般旷世大捷。

可到处都是公告,听说满朝文武都去贾镇抚使的府邸了!!

满楼寂静,一个布袄荆钗妇人神采飞扬,大声嚷嚷:

“掌柜,定二十道美味佳肴,还要螃蟹宴!银钱管够!”

说完看向乌泱泱的大堂,昂起下巴道:

“我夫君是边境什长,今儿来了飞鸽家书,他一人斩了八十九个蛮骑首级!”

百姓们先是肃然起敬,听到後面轰然大震。

什长?

就管十个人,竟然亲自割了八十九个蛮骑首级?

要知道放在以前,这是五品将军以上才能做到的战功!

掌柜目光恍惚不定,赶紧笑道:

“给你打三折,贵夫人可要好好说道说道!”

听到三折,妇人清了清嗓子,如实说道:

“都是借了贾大人的荣光,人贾大人在葫芦口关隘,只带八百锦衣卫,你们猜怎麽着?”

众人屏气凝神,紧张得心跳几乎骤停。

妇人没有隐瞒,骄傲道:

“蛮夷近七万铁骑围攻葫芦口,包括七千铁浮屠,铁浮屠大家都知道吧,一个铁浮屠能碾死二三十个普通士兵。”

“难道贾镇抚使守住了?”有书生喉咙发紧,这是何等波澜壮阔的守城之战!

民众们面面相觑,这怎麽可能守住?

妇人许久无声,突然喝道:

“只是守住哪来的战功?”

“贾镇抚使天神下凡,将蛮夷给打溃了,把蛮夷打得四散而逃,葫芦口方圆十里尸山血海,一步一具蛮夷尸体!”

“就这样跟你们说吧,葫芦口这一战,冠军侯霍去病和唐太宗李世民来了都要丢失关隘,但贾镇抚使却奇迹般地打崩蛮夷!!”

百姓如被扼住喉咙,一股热血自心口涌向天灵盖,整个人头皮发麻。

这……这是大乾战神啊!

年轻的身躯宛如一座泰山立着!!

妇人笑吟吟道:

“接着就不用多说,趁你病要你命,岂会让狗蛮夷逃脱?贾镇抚使一声令下,咱们边卒三军用命,打得蛮夷哀嚎求饶!”

战後功劳,自家夫君至少是小都统,从此她是官员夫人,可要时刻感激贾大人,要偷偷立生祠呀!

妇人走远之後,酒楼还是鸦雀无声,人人瞠目结舌,那种刺破心神的震撼让所有人都说不出话来。

时间缓缓流逝,百姓脸色涨红,顿时间无比自豪。

上一次贾镇抚使一人独闯鞑营是悲壮是孤勇,是前所未有的胆魄,贾大人的英勇不用多说,但蛮夷没有防备,又在夜间休息,北莽皇子乱跑也是事实。

可这一回。

摆开架势,正面迎敌!!

以极弱的兵力,纵然像一只蚂蚁在抗争一头凶残野狼。

可他说——

蚂蚁不会绕道,蚂蚁就等着你!

中原之剑,未尝不利!

咱们汉人走出去重重挥拳,足以要了你们的狗命!

贾大人说到做到了!

他是大乾顶天立地的战神!!

“娘的,真是费酒!”

书生大爆粗口,太过激动只能拚命饮酒,眼里满是膜拜之色。

周遭顿时响起轰然高震的欢呼声,百姓兴高采烈,不停呼喊贾大人!

……

整座神京城都沸腾了,接着传向天下各地。

当贾宝玉狼狈跑回宁荣街时,到处都是锣鼓彩旗,到处都是红毯锦带,鞭炮烟火响彻天地。

而在荣国府内,那真是空前盛况,不止是神京城勋贵,还有满朝文武,甚至两驾帝王銮驾都来了。

这一刻,不是因为两位皇帝降临而让贾家蓬荜生辉!

而是贾家贾环,天底下没有谁可以做到这场辉煌战役,只有他一人!

贾母赵姨娘笑得脸庞都僵硬了,她们就站在仪门,各种鎏金匾额,各种御赐礼品,纷纷堆积在会客厅。

曾几何时,一个四品官员在贾家都是座上宾。

而此刻,侍郎都只能在东西角门杵着!

太上皇更是亲自去贾家祖祠焚香,一来贾代善是他的心腹大将,二来战功辉煌,不能不庄严对待!

满朝文武交头接耳,激烈争论战事过程之後,大家都有一个疑问:

“怎麽赏?!”

滔天大功,必有巨赏!

必须先封贾环,再封八百锦衣卫及其馀北凉战士。

可贾环同时是锦衣卫镇抚使,依照祖训绝对不能封爵,这是红线!

……

……

……

PS:作者真是勤劳的小蜜蜂呀,我们要给他打赏鼓励呀。

关於登录用户跨设备保存书架的问题, 已经修正了, 如果还是无法保存, 请先记住书架的内容, 清除浏览器的Cookie, 再重新登陆并加入书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