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8(2 / 2)

加入书签

“少夫人,莫不是出了大事?”

盈时知晓的并不比她们多。

可到底是经历过两世之人,盈时不会轻易慌乱,她只能宽慰她们说:“京城不安宁,公爷叫我们先走一步罢了,其余人过几日都会跟上。”

春兰与阿李听了,心中这才安稳几分。

要迁往河东的事儿,几个丫鬟们早不是头一日知情,短暂震惊过后, 注意力便也纷纷随着一旁被马车惊扰醒来的小郎君身上。

融儿才四个多月,冬夜里天凉, 未免怕他染了风寒, 阿李给他裹上了厚重的袄子, 盈时接过他来抱着, 整个襁褓抱在手中十分有重量。

三人轮流抱着融儿哄着。

融儿是头一回坐马车, 小小的婴孩儿似乎对马车内一切装潢都很是新奇。乌溜溜的眼眸东张西望, 嘴里咿呀咿呀小声叫着。

众人一门心思逗起融儿来, 倒是能叫心中恐慌渐渐解散。

虽走的仓促, 好在为她们准备的马车还算宽敞。

车厢四壁简单,内置一屏风隔绝出内外室来, 盈时带着融儿去了屏风里头的榻上, 枕着凭几盖着被子冷的有些发颤。

春兰与阿李两个便在脚榻铺设的一方织锦地毯上过夜。

马车晃荡了大半日未曾停歇。

后来众人实在是熬不住困意, 枕着凭几慢慢睡了一觉。

睡醒便听说,她们已经出了京畿。

……

出了京城,一路往河东去。路程并不长, 如今却处处艰险。

朝廷仿若抽了筋骨的巨兽,徒留衰败之躯。

城外乡间更是一片荒芜凄惨之景。

田园荒芜,杂草丛生,庄稼早已无人打理,或是被战火焚毁,或是因男丁被抓去充兵,家中空留老弱女眷,无人耕种打理。

各地藩镇割据一方,互不相让,原本在自己的属地还算有些规矩,只是如今一个魏博为非作歹悬在头上,朝廷非但没有惩治,反倒还给他们升官进爵。是以如今各地藩镇便都有样学样,或明或暗投靠了魏博,时常为争夺地盘大打出手,有的在属地横征暴敛扩充军备,为此全然不顾满城百姓死活。

官道之上,更是时常可见一队队兵丁耀武扬威地走过,马蹄踏过,扬起漫天尘土。百姓们纷纷避之不及,只能蜷缩在路边佝偻着身子,胆颤心惊。

护送盈时出来的护卫见此乱状一个个眉心紧蹙,白日里赶路,晚上还要打探各处局势,绕着混乱的藩镇走,夜间还要盯着各处作乱流民。

如此下来不肖两日,一行人皆是疲惫不堪,苦不堪言。

往河东往日不过快马加鞭十几日的路程,如今各处辗转足足行了一个月又余,从同州北上绕路夏绥,再自振武进,这一路行的都是战战兢兢,大气不敢喘。

却不想这几日越来越不安稳。越往东走,越行越乱,逃难的乱民比旁处多得多。

章平心里觉得古怪,差人去一探问,这才得知振武节度使前日死于家中,新上任的节度使一上来就增加赋税,直接将原先赋税提高了两倍。

百姓本就苦于徭役,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种的粮食除去徭役,已经是过的苦苦巴巴,如今竟十之有七都要充公,谁还能活得下去?还能靠着庄稼活下去?

可都是平头百姓,造反是不敢的,反抗也是不敢的。早一步打探到消息的百姓许多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背井离乡携带着妻儿往北边跑。

西边是陇右,东边是河北道,这往哪儿不跑偏偏携家带口往北边突厥跑的?

突厥比关内道更加苦寒,倒是少听说往突厥跑的。

派来打探消息的章平回来,似乎很是受到了冲击,脸色极其难看的对盈时说:“这些百姓都听说往北就是一望无垠的土地,没有人耕种,胡人统治也不懂收赋税,更别提什么徭役,除了语言不通他们倒没什么为难的了。只要过去了大片荒地随他们种。”

盈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