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3(1 / 2)

加入书签

与死的中间,站在阴阳交界。

姜鹤年叹息一声,伸出手,一把土洒了出去。

尸体不能运走,他就带来了皇城的土,那些土和黄沙混在一起,风来的巧,全都吹进了墓地中。

他道:“我姜朝将士,归乡矣。”

军队中顿时有泣者,思乡之情难掩,便就此痛痛快快地哭上一场。

于林会永远记着这一幕,他细细地看着姜鹤年挺拔的身影和平静细腻的神情,天上的神仙会不会因为人的消亡而流泪呢?他不知。

但他看见地上的神仙在沉默哀恸。

太子席地而坐,战士们皆未卸甲,那些冰冷有笨重的铠甲压在他们的臂膀上,饱经风霜之后,能在火堆边喝上一碗小酒是最珍贵又畅快的事。

姜鹤年知道自己的存在会让他们拘谨,所以他率先给姜军敬了一杯酒,在他脸被酒气烧红之后,便走进了帐篷里。

姜皖喝醉了酒,含着眼泪枕着他的膝盖睡了过去。

于林遣人将她扶回了自己的帐篷里。

于林总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在只剩下他与姜鹤年两人时,他说道:“公主吃了很多苦。”

“那卿呢?”姜鹤年便问,被他注视着时,不会叫人惶恐,反而让人心安定神,“小皖好与坏都会告诉孤,卿怎的不会?”

这声关心让于林沉默着,一时甚至有些无所适从。

“臣并不怕苦。”

他说。

姜鹤年笑道:“卿当真无所惧?”

于林回:“臣非完人,岂会无惧?”

“卿惧何?”

于林捏紧了酒碗,只痛饮下去。

诉心意,只怕遭厌。

于林想,等太子登基,子嗣绵延,天下太平之时,他便卸甲归田,那时,他心中只有憾而无惧。

他也许会述说心意,也许不会。

“臣只惧心愿难成。”于林擦去嘴角的酒渍,呼出一口热气,“臣有三愿。”

“一愿,天下太平,姜朝昌盛。”

“二愿,主子安康,万事无忧。”

“三愿,臣能无憾归乡。”

他说完,又自嘲般地勾起嘴角,不去看姜鹤年脸上是何反应,接着说:“主子,你舟车劳顿当早些歇息,臣先行告退。”

“这是卿的帐篷,卿要去何处?”姜鹤年说话的声音很轻,但于林都能听清,“若卿不嫌孤叨扰,不妨同榻而眠。”

“你我君臣二人,这些年,却很少交心而谈,今夜不正是个机会?”

“臣,都听主子的。”于林道,他低下头,吸了口气才将自己惊诧又欣喜的情绪沉淀下去,今夜的酒太纯,喝了两碗就冲昏了他的头,熏红了他的脸,他一定是醉了,醉了心就开始傻笑。

姜鹤年问一句,他磕磕巴巴地答一句,直到帐篷外的火熄了,人声退了,才决定上床歇息。

姜鹤年褪去外衣,于林卸去铠甲,二人躺在床榻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