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42(2 / 2)
312楼:还有些不靠谱的野史说,魏王赵頵端重明粹年幼好学,成年後博通群书,虽居紫禁之严却颇得西岭之趣。
313楼:苍天啊,您是真的忘了睁眼啊。
314楼:细思极恐,我们该不会是发现了真相吧?
315楼:怎麽可能,科班出身的正经学者研究一辈子都研究不出来的东西让咱们几句话猜出来了,各大高校都欠咱们一人一个荣誉教授。
316楼:宋朝离现在已经那麽多年,除非造出时光机不然谁都不敢说自己推测的完全正确,真相如何不重要,知道宋朝在熙宁年间进入全盛时期就够了。
317楼:武能上马安天下,文能提笔定乾坤,古代王朝文治武功登峰造极还得看赵宋。
318楼:强汉盛唐,还有咱大宋又富又刚,舒坦。
第303章
*
旁白:
宋朝,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代,在经济文化方面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那时人才辈出,群星荟萃。
有婉约与豪放并存的宋词,有题材不拘一格的戏曲话本,有风格各异的散文书画,有对儒学经典的深入阐释研究,还有衆多不拘一格的怪才大家。
欢迎来到假装我们很正经的历史大讲堂,这一期我们将深入了解的是的在宋朝历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眉山四苏。
*
“观衆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本期的主讲人醉花花,这期我们要讲的是文坛上赫赫有名的苏洵苏轼苏辙,以及政坛上赫赫赫赫赫赫有名的苏景殊。”
“史上父子兄弟皆出色的家族很多,但是像苏家这麽出彩的仅此一例。”
“诗词文章可供当世後世欣赏,政治才华可以造福整个时代,鱼与熊掌难兼得,但是只要人才足够多,二者得一也能打造盛世。”
“锦绣人才,风云奇士,宋朝的确是个传奇的朝代。”
“嘉佑元年的腊月,汴京城张灯结彩迎新年,就在这时,一户人家搬到了素有不夜城之称的繁华都城。”
“腊月进京的是苏家女眷和年龄尚小的小小苏,在此之前,老苏大苏小苏已经先一步离开眉州前往汴京。”
“当时在位的是仁宗赵祯,朝堂似乎已经从庆历新政失败带来的阴影中走出来,欧阳修重整旗鼓改革贡举,谁都不知道那一届的春闱会给他们带来多少惊喜。”
*
【标题】口花花你什麽意思?我们小小苏就不配在文坛上留下名字吗?
主楼:他是文人,他写的东西流传至今,怎麽不能说是文坛留名?笑笑笑笑什麽笑,我又没笑看我干什麽?!
1楼: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2楼: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3楼:还鱼与熊掌难兼得,明明只是老苏家有短板,看看前头的范仲淹,再看看同时期的王安石,哪个不是二者兼备的全才?
4楼:再说一遍,我们小小苏也是文采斐然的读书人!强调!文采斐然!
5楼:就是就是,虽然有点歪,但是的的确确是文采斐然!宝不怕,麻麻为你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