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38(2 / 2)

加入书签

148楼:黄金呜呜呜呜呜呜,金价呜呜呜呜呜呜,147哥你为什麽要提我的伤心事呜呜呜呜呜。

149楼:黄金呜呜呜呜呜呜,金价呜呜呜呜呜呜,147哥你为什麽要提我的伤心事呜呜呜呜呜。

150楼:黄金呜呜呜呜呜呜,金价呜呜呜呜呜呜,147哥你为什麽要提我的伤心事呜呜呜呜呜。

151楼:……

152楼:麻蛋,一群智障。

153楼:我是楼主,我回来了,请问楼为什麽歪成了我不认识的样子,要讨论的不应该是熙宁盛世前面的治平变法吗?

154楼:讨论了呀,可是你推一出场就歪啦[呲牙]。

155楼:讨论了呀,可是你推一出场就歪啦[呲牙]。

156楼:停!是你推!

157楼:果然一群智障。

158楼:就喜欢咱这开得起玩笑的气氛,极致的松弛背後是优秀的正主带来的底气,不用别人阴阳怪气的冒犯,正主自己就是最懂得冒犯的那个人。

159楼:唉,就没见过哪个喜欢拿自己当主角写话本子的,就他不合群。

160楼:哪儿不合群了,他又不光写他自己,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哪个名臣逃过去了?而且他写之前又不是没和人家打招呼,还有上赶着想当主角的呢。

161楼:此时,一只比猫还厉害的锦毛鼠骄傲路过。

162楼:皇家御用笔杆子,用过都说好。

163楼:有文化就是好,走遍天下都不怕,用来搞宣传安定民心简直绝了,也就是那时候没有互联网,不然以小小苏的本事他能提前五年、不、十年让辽国百姓满心都是大宋。

164楼:身在辽国心在宋,怎麽不能说是大宋的子民呢,都是一家人。

165楼:真宗仁宗朝被周边番邦折腾的焦头烂额,估计根本不敢想後面契丹人蒙古人女真人能争着抢着学汉话成为大宋子民。别说当时,现在看史书上都有种史官在瞎写的感觉。

166楼:经济战是个好手段,朝廷在西北种棉河北种粮,周边缺什麽大宋就限制什麽,时间长了别说百姓受不了,那些部族首领也受不了。跟着大宋有肉吃,反正已经臣服,是自由自在的挨饿还是听人话有饭吃很好选,就算真有那些生性放荡不羁爱自由的,温水煮青蛙也能把他们煮熟。

167楼:所以问题来了,有人知道为什麽玉米、土豆、花生、棉花、红薯等一页写不完的作物忽然出现在大宋爆炸式出现吗?

168楼:海上贸易呗。大宋开国时陆上和外国交流的通道被党项人堵住了只能发展海运,那会儿海上贸易之发达史书上写的清清楚楚,这是什麽?好东西,带走。这是什麽?好东西,带走。这是什麽?好东西,带走。无限循环,然後好东西就都到大宋了。

169楼:不可能。根据最新考证,大宋的那些高産物种和原産地的物种完全不一样,原産地亩産十斤大宋亩産一千斤的那种区别,没道理那些物种在原産地种不出东西到大宋却是高産种子。

170楼:不是海上贸易还能从哪儿来?你说你说你说!

171楼:我只能说肯定不是海上贸易带回来了,具体怎麽来的有待考证。

172楼:考证不出来那就是海上贸易带回来的,好,这题过。

173楼:……

174楼:就不能是你推得神农传承化腐朽为神奇让大宋在危难之际获得高産的棉种粮种各种种子吗?话本子是这麽写的,鉴于当时很多文人都喜欢把自身经历加工一下写成话本,我选择相信你推亲手写的话本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