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26(2 / 2)
要不是梅山当地的蛮子跳的太高,太宗皇帝也懒得搭理他们。
姚古两眼放光,“灵州的党项人现在跳的也很高。”
王雱点头,“是的,所以你老师准备联合秦凤路、熙河路玩一手声东击西。”
姚古愣了一下,两眼茫然,“啊?”
他能听出来老师在借梅山蛮隐喻西夏,这联合秦凤路、熙河路声东击西从何而来?
他从头到尾都没打瞌睡,应该没错过什麽内容吧?
旁边的桑博搓搓下巴,“王推官的意思是,苏知州有联合秦凤、熙河二路声东击西的打算。”
辽国被辽东的女真人绊住手脚没法掺和大宋和西夏的战事,就算想掺和,官家才从西军调过去那麽多将领也够契丹人喝一壶的,辽国想掺和也没法掺和。
西夏朝廷因为熙河路的开疆拓土草木皆兵,董毡已经和梁氏抱团抵御大宋,双方都以为大宋接下来要打的是吐蕃董毡部,如果这时候环庆路突击攻夏,十有八九能打西夏个措手不及。
他们对西夏境内不熟悉,往利氏对他们老家可熟悉的很。
赵守忠那家夥天天嚷着要让那些曾经欺辱他们往利氏的部族好看,让他带路定能事半功倍。
吐蕃木征和董毡这对叔侄有血缘关系却仇深似海,木征降宋後能带着大宋打董毡,往利氏降宋後当然也能带着大宋的军队打西夏。
什麽都别说了,大宋需要这样的人才。
人都是双标的,外敌入侵时如果有汉人在前面带路会被骂到祖宗十八代在阴曹地府都没脸见人,换成番邦给大宋带路就不一样了。
嘿嘿,多多益善。
姚古听的怀疑人生,明明听的是一样的东西,为什麽这俩人能想那麽多?
他也不傻啊,为什麽他联想不到声东击西的妙计?
苏知州铺垫完终于步入正题,他给接下来要做的事情美化了一下,攻城略地听上去太不友好,他们要做的是带领受苦受难的党项百姓推翻压在头顶的大山欢欢喜喜过新年。
能拉拢的尽量拉拢,实在不能拉拢也没关系,他们还不能挑拨离间吗?
大宋百姓受不住压迫会落草为寇会造反,西夏百姓过的日子比大宋百姓惨多了。
辽国欺压境内的女真人,女真人已经撂担子不干,党项大贵族一点遮掩都没有光明正大的不做人,百姓备受欺压怎麽可能不揭竿而起?
缺粮缺兵器就开口,只要是真心实意要造反、啊不、要反抗,大宋愿意为他们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这种煽风点火的事情不能由大宋出面,只有经历过欺压的党项人过去才能让西夏境内的百姓更加感同身受,等西夏境内乱起来,就是他们大军压境的时候。
要打就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赵守忠听的两眼放光,“这种事情交给我绝对没问题。”
他知道西夏境内的势力划分,知道哪个贵族最不当人,知道哪座城的百姓最受压迫,知道去哪儿煽风点火能给西夏朝廷带来当头一击。
自己人才知道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