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04(2 / 2)

加入书签

沿边很多以“会”为名的地名,多是用来交易的地方,打仗的时候用来防御,平时并没有百姓居住,和正常的村寨不太一样。

橐驼会是西夏的地盘,还是多年前番邦进贡马匹的必经之地。

假如、他是说假如、假如有大批野马从这条废弃已久的贡马要道进入大宋境内,又凑巧被他们定边军截住,野马驯服之後归他们定边军没人有意见吧?

不知道哪儿来的野马出来找过冬的地方,一不小心到了他们定边军地界儿。

这叫什麽?这叫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第242章

*

苏景殊一直觉得他的金手指是个鸡肋。

说它没用吧,他确实有点用。

说它有用吧,它又没啥大用,每次拿什麽东西出来都得提心吊胆发愁怎麽解释。

特别是在京城的时候,要不是官家他们睁只眼闭只眼愣是装瞎陪着他演,他都不知道要被绑起来驱多少次邪。

亲朋好友能装傻充愣陪他演,他自己是实在扛不住那种羞耻感,硬着头皮演也演不下去,只能假装身上什麽都没有。

农作物农産品需要证明出处,牲畜、哈、远在西北边关的牲畜不需要出处。

鸡鸭鹅可以是山里跑出来的野鸡野鸭野鹅,牛马羊可以是草原上跑出来的野牛野马野羊,山野林间什麽都有,他们大宋没有用来养马的马场还不能接受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吗?

近几年党项人的活动范围一直在收缩,西军顺理成章往前修筑堡寨,能屯田的地方都能收拾成牧场,零零散散也能凑出养马的地方。

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有大片的牧场,他们把战马分开养就是。

定边军周边没有太高的山,水源也勉强称得上充足,等统计完境内所有常驻人口就好好规划规划,争取把定边军打造成农林牧相结合的生态模式。

军中将士要以训练为主,不能全部耗在屯田上,种地最好还是分出来给不需要巡逻作战的民户干。

分工明确才能提高效率,不然可能两边都干不好。

目前定边军和盐州都默认的边界线是白于山,山南属大宋定边军,山北属西夏盐州,山本身……目前两边都不太想管。

白于山是典型的黄土梁状低山,也就是长条状的黄土覆盖的丘陵,不是寸草不生的黄土高坡,但是生态环境也没好哪儿去。

山里有很多长城、堡寨废墟,西夏占领整片山区的时候都没想过在山上干什麽,现在更没那个能耐。

废弃的山里跑出来一群野马,除了大自然的馈赠没有别的可能。

苏景殊抠抠搜搜的算他能买多少战马,这麽些年金币花不出去,积少成多也攒出了一大笔,就算马匹是牲畜中最贵的也能放开了买。

野马群最多有多少匹马?雌雄比例有定数吗?

等他回去研究研究然後再放马归山。

大宋现在没有大规模的骑兵军团,不过当年刚建国的时候有一支从来没打过败仗的骑兵静塞军。

静塞军满员三千人,军中一人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