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96(2 / 2)

加入书签

俞龙珂被劝降他能理解,好虎难敌群狼,再强大的部落也怕周边势力联合起来围攻。

青唐吐蕃和党项、回鹘的关系都非常不好,或者说,相邻的政权之中就没有关系好的。

西夏野心勃勃,回鹘那边和党项打了几十年丢了瓜、沙、肃三个州,河西走廊从此被党项人掌控。

几代党项君主都想“西掠吐蕃健马,北收回鹘精兵,然後长驱南牧”,回鹘那边打胜了,吐蕃这边却一直是胜少败多。

虽然青唐吐蕃内斗严重,但是唃厮啰掌权的时候青唐吐蕃的确足够强大,就凭他挡住党项的屡次入侵也称得上是一代明主。

青唐城周边那些堡寨全是唃厮啰掌权後建起来的,防备的就是北边的党项人。

俞龙珂轻易被劝降也有党项的功劳,他的族地在古渭寨,古渭寨的吐蕃部落和党项人势同水火,在王韶过去找人谈心之前两边刚打过仗。

党项人在西北称霸了几十年,死个皇帝不至于让他们立刻衰落,打大宋和辽国不够看,打吐蕃的部落却没多少压力。

俞龙珂的势力在吐蕃这边没人敢惹,可对上党项的精兵只有挨打的份儿,比起被周边的吐蕃部落或者党项部落当成肥牛宰,给大宋当小弟竟然还算是个不错的选择。

为了不让地盘落入党项人手里,他宁愿举族投降宋朝让宋人替他和党项人干仗。

话糙理不糙,虽然俞龙珂归顺大宋的理由说的冠冕堂皇,但是真实目的大概率就是借大宋的势头来对抗西夏。

俞龙珂要大腿,大宋要小弟,双方一拍即合,招抚工作就这麽顺理成章的完成了。

可结吴叱腊已经扶持出傀儡要和青唐吐蕃名义上的赞普董毡分庭抗礼,说服这样一个大和尚臣服大宋的难度堪比说服西夏皇室对大宋俯首称臣。

——大师,考虑开班教学吗?

智缘大师没空开班教学,因为他还要继续和已经臣服以及尚未臣服的吐蕃部落讲佛法。

苏景殊没空去秦凤路看大师讲经,他也对佛法没兴趣,好在他上辈子学来的“从群衆中来到群衆中去”大法也很好用,在效果上甚至比王韶那边更好。

只要按捺住他那颗无处安放的好奇心,焦虑就只会追着他们家元帅追不上他。

狄青:……

算了,他走。

待这儿生气。

苏景殊起身送客,“元帅这就走啊?家里厨子研究出了新菜式,不留下来吃顿饭?”

狄元帅冷酷无情,“没事,我能直接把厨子带走。”

苏景殊:……

苏景殊小小声,“待会儿做好给您送去,不麻烦元帅了。”

前几天远在福建的同窗给他寄了点土特産,家里的厨子是正宗军中大锅饭的手艺,他实在不放心把千里迢迢寄过来的特産交给家里的大厨,于是忙里偷闲自己找材料炖了锅汤。

家里全是吃货,除了亲爹是真的十指不沾阳春水,其他都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小菜能自己做大菜能指挥,虽然比不上正经大厨但是味道也还算可以。

以前在京城厨娘手艺好没有他们的用武之地,到西北後想吃点讲究的要麽出去下馆子要麽亲自动手。

教也能教,就是太慢。

没办法,总不能天天去隔壁元帅府蹭饭。

西北普遍过的不讲究,据他观察,乐平公主在京兆府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