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81(1 / 2)

加入书签

非党项人都凶残的不得了。

明明是个汉人,却比党项人还党项人。

这几年夏国那边陆陆续续有小部落迁回来,现在又出了党项士兵光明正大劫掠商队这档子事儿,今後除了那些大贵族怕是没几个再敢去那边。

连士兵都能明目张胆的劫掠外国商队,党项内部乱成什麽样子可想而知。

在宴席主人不着痕迹的引导下,席间氛围更加热闹。

经常混迹这种场合的都是些千杯不醉的老手,该说的说不该说的绝对不会多说一个字。

如果这位来自汉地的朋友能从汉人官府那里打听到最新消息的话,他们多亲近亲近也不是不行。

要是这位来自汉地的朋友直接就是官府派来的人那就更好了,他们亲近的理由就又多了一条。

可惜狡猾的汉商不会承认身份,他们也没法分辨真假。

经商有风险,合作需谨慎,生意场上假装能和汉地朝廷联络上的骗子太多,多被骗几次就知道谨慎了。

刘安混迹商场几十年,对这些番邦商人的性情也很了解。

商人之间什麽话都不能说太死,真真假假混着来才合适。

宋辽之间自从澶渊之盟後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冲突,宋夏之间却是大小战争没停过,榷场的经营受政局影响,所以宋夏边境的榷场规模远远不如宋辽边境。

这些年西夏屡屡犯边,各州榷场也是关的时间比开的长。

榷场能经营的东西少,黑市能经营的东西就多。

朝廷禁止交易是朝廷的事,边民总要生活,黑市上最常见的是用粮食交换牛羊肉和青白盐,其他的铜铁马匹交易就不是一般百姓能掺和的了。

汉人家底厚实不在意榷场那点儿收入,党项人不行,一旦交易中断他们连粮食都不够吃,不然朝廷也没法用榷场来拿捏他们。

西夏朝廷和民间都热衷于从黑市采买货物,尤其是西夏朝廷,恨不得把明面上见不到的铜铁粮食全部买回去。

没办法,他们的粮食不够吃,也没有矿山和冶炼技术来打造兵器,想要装备就只能靠采买。

大宋这边没有足够的马场,战马的缺口一直很大,西夏和辽国一样都严禁贩卖马匹,算是在另一方面拿捏了大宋。

西夏朝廷鼓励走私,大宋这边在马匹买卖上也多呈不让,只要有门路采买马匹,钱财不够可以找朝廷要,最後不光能报销还有奖赏。

不过民间走私会影响榷场的经营,榷场的开关由京城决定,西北这边主管榷场的官员却都想开张赚钱,利益有冲突就导致部分官员鼓励走私部分官员打击走私。

以前是两派官员争锋,哪派占上风政策就按照哪派来。

这两年官家不光禁了榷场还严打黑市的交易,西北各州的百姓有朝廷兜底大部分生活用品都能买到,朝廷经常派人到地方询问缺什麽东西,隔几个月还会派商队将缺口太大的货物运到西北各州。

百姓能在市面上买东西不会非得去黑市,商人被官府敲打过不敢轻举妄动,于是就只能苦了西夏那边的普通百姓。

大宋百姓有朝廷给兜底,他们党项人的朝廷可没法给他们兜底。

且等着吧,西北这边早晚还是他们汉家的天下。

刘安是个有追求的商人,人活一世总得干点能青史留名的大事,考科举考不出头经商再出不了头还能得了?

青唐城会归附的!西夏会灭掉的!河西走廊会拿回来的!

番邦的商人朋友们别着急,只要活的时间足够长,什麽都会有的!

第234章

*

王韶最近很快乐,比俞龙珂率领十余万部衆前来归附时还要快乐。

西北官场上人际关系的复杂程度和京城相比毫不逊色,他是被官家派来主持开拓河湟事宜的官不假,但是秦凤路的一把手李师中不赞同开拓河湟,他有再多想法也白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