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86(1 / 2)

加入书签

,反正都是技术人员紮堆的地方,浑天仪都能造出来还能磨不出来几片近视镜?

他先把近视眼老花眼以及镜片为什麽能放大缩小的原理写一下,近视轻重程度不同要用的镜片凹度也不同,具体怎麽测度数让工匠去研究,他只能凭借脑海中没有还给老师的物理知识来解释一下原理。

朝中饱受眼疾困扰的老臣不少,先把计划书交给官家,之後要调动哪个衙门的工匠都没问题。

官家日理万机大概率没空管这种小事儿,所以最後可能是小金大腿来接管。

等工匠们琢磨出眼镜要怎麽做,到时候朝中有眼疾的臣子都安排上,也算是让太子殿下来收拢人心。

没资格让金大腿和小金大腿送眼镜的眼疾患者也不用愁,眼镜又不是炸药,等技术稳定下来估计眼镜店也要开起来,他们官家现在花钱如泄洪,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赚钱的机会。

既能让天下眼疾患者重见光明又能赚钱,何乐而不为?

于是乎,凭空出现的活儿就这麽飞到了太子殿下手上。

假期,啪,没了。

大过年的,苏子安你礼貌吗?

太子殿下一怒之下怒了一下,要不是这份计划书写的太诱人,他非得拖延到年後再干不可。

他忙苏子安也别想闲,谁出的主意谁干活,看看这个眼镜到底有多神奇。

最近西北不太安宁,军器监的工匠不能动,赵顼带着计划书去馆阁溜达一圈,然後又去司天监转悠一圈,虽然大部分官员都放假只留了少数几人值班,但是这几中也能找出看得懂计划书上那些“凹透镜”“凸透镜”“折射”“反射”的人。

谁说大宋的读书人都只会纸上谈兵,技术人才这不多的很吗?

苏景殊跟着赵顼来到皇宫旁边升龙门外的馆阁所在地,看着已经准备好工具和原材料正在试验镜片凹凸弧度的馆阁之臣,承认他之前说馆阁清贵太刻板了。

人才啊,都是人才啊。

技术人才做起研究来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没有靠太近,瞅了几眼就退到别的屋里说话。

赵顼压低声音,“刚才那个磨镜片的大人叫沈括,之前在地方的时候治水功劳显着,回京後升任馆阁校勘,如今在昭文馆任职,编校书籍的闲暇还去研究浑天仪,据说对天文历法之学颇为精通。”

本来觉得进士出身的读书人会治水还能研究天文历法已经很厉害了,没想到这人看到他们子安写的计划书後立刻就想明白了其中法门,大过年的愣是又拉了好几个同样一看就懂的昭文馆校勘回来干活。

到司天监之後更不得了了,他只是想去司天监找几个人和沈大人一起研究,结果司天监的大人们看到计划书上的图纸後一个不落全找过来了,说是上面写的东西能用在他们观天也有用。

因为司天监的官员过于热情,太子殿下当天连计划书都没能带回皇宫。

冒昧再问一句,子安真的不是天上下来的吗?怎麽这东西还能观天?

苏景殊:……

苏景殊胡说八道的本领已经炉火纯青,轻轻松松略过这个话题,然後继续悄咪咪围观技术人员工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