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43(2 / 2)
州衙的官吏已经做好工作量大幅度增加的准备,奈何他们的心里准备还是不够,百姓的反应比他们想象中的大的多。
乡里有名的富户反应还好,他们的田産有目共睹,想假装家贫无力承担利息也不行,最难缠的反而是那些卡在标准线上面一点点的人家。
百姓淳朴的时候是真的淳朴,难缠的时候也是真难缠。
官府不可能对每家每户的家産了如指掌,顶多就是把田宅车马这些大件登记在册,零零碎碎的可隐瞒空间很大。
自私是人的天性,能不花钱谁都不想花钱,所以不太过分的情况下负责放贷的官员都会睁只眼闭只眼。
基层工作就是这样,要认真详细,但也不能太较真,不然工作推行不下去。
就怕那种平时横行乡里人见人躲,明明家里不穷还非说家里穷要借不要利息的青苗钱花的人家,借肯定不合规矩,不借他们又闹事,一旦闹起来没两三个时辰解决不了,大大耽误差役的干活效率。
和这种人讲道理讲不通,那就只能用非常手段。
江湖少年团,出击——
就是吧,这种事情不太好让上头看见,就算来的是熟人也不行。
他可以保证手底下那群江湖人只干正经事,却不敢保证别人手底下的人都是正经人,万一这法子被别人学去最後除了差池要怪都爱他身上怎麽办?
不行,不能那麽嚣张。
苏景殊找到许遵说太子殿下不日抵达登州提醒许大人做好心理准备,然後开始发愁怎麽让小金大腿看到一个太平祥和的登州。
不是弄虚作假,而是适当的修饰一下。
好吧,他就是紧张。
平时写信都是哪儿好写哪儿,坏的从来不提,许大人写奏章倒是好坏都提,但是奏章和信不一样,奏章上只会写政务,其他能省则省。
他在信上给亲朋好友说登州百姓尊老爱幼友好和善,平时下乡视察从来不担心饿肚子,村里的老乡都热情的很,自从那些贪官污吏被一锅端,他们登州就是当世桃花源。
现在想想,好像吹的有点过头。
那什麽,写信的时候稍微修饰亿点点是人之常情,报喜不报忧嘛,什麽乌七八糟的事情都往上写还怎麽让亲朋好友放心?
他那麽大的人了出门在外什麽事情都能处理,总不能遇到泼皮无赖撒泼拦路也写信回家告状,泼皮无赖不丢人他嫌丢人。
最近登州境内不讲理的人暴露的太多,要是让太子殿下撞个正着那就有意思了。
许遵无奈摇头,“官家能让太子殿下来微服私访就说明他相信你我的理政水平,平时怎样接下来还怎样即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遮遮掩掩还怎麽让太子殿下发现问题?”
苏景殊有气无力,“要是太子殿下和他身边的人说咱们以武力欺压‘无辜’百姓怎麽办?”
许大人皮笑肉不笑,“那就让他们自己去和那些‘无辜’百姓打打交道。”
打不到自己身上就不觉得疼,觉得哪儿不合理就提出来,提出来後自己去干干试试,干完之後还觉得不合理再说。
他不觉得他的通判大人哪儿做的不对,年轻人有锐气很正常,能在官吏面前胡搅蛮缠很大可能也会在街坊邻里间胡搅蛮缠,不是所有人都值得心平气和的讲道理。
小小苏通判眼神逐渐凶残,“既然如此,只能委屈太子殿下见识见识真正的民间疾苦了。”
不是他说,他们上次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