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36(2 / 2)

加入书签

闯江湖行侠仗义只能救几个人,跟个靠谱的官干活可以救万民,世上再没有比他们更机智的江湖人了。

哦,除了展昭。

没关系,五爷可以後来者居上哈哈哈哈哈哈~

苏景殊拎着食盒去隔壁拜访知州大人,进屋後放下食盒就冲向火炉。

冷冷冷冷冷冷!

他不去亭子里喝酒主要是不想挨冻,大冬天的四面漏风,他又没有内力护体,几条命啊这麽冻?

这项集体活动的参与条件太高,他选择退出。

冬日天寒,许遵也是难得清闲,原以为大冷天不会有人来拜访手边放了一堆翻开的书,万万没想到都下午了还有人来。

来的这臭小子甚至比他都熟悉他家。

“大人您歇着,我来布置就行。”苏景殊对许大人的府邸的确很熟,不需要许大人开口准备什麽,他自己就能吩咐府上的下人把好酒拿过来。

他们两个谁跟谁,完全不用那麽生分。

许遵摇头失笑,差事来的仓促,来之前官家也和他说了任期结束就回京,所以他的家眷都留在京城,只简单收拾了些行李带上几个老仆就来了。

这位被各方关注的小通判年纪还没他儿子大,小孩子刚入官场没经验,多少人给他打招呼让他照看着点儿,他也不好驳那麽多同僚的面子。

来之前只觉得是个不懂事需要他手把手带的小孩子,来之後才发现这孩子的难带程度比什麽都不懂的白纸高多了。

同僚们给他打招呼绝对不是怕这小子在官场上因为什麽都不懂栽跟头,而是怕他心思太活泛太能得罪人而栽跟头。

同样是栽跟头,两种栽跟头差别可大了去了。

孩子太聪明就这点不好,去哪儿都不省心,走远一点都担心他太过敏锐顺藤摸瓜然後不小心把自己给搭进去。

不过除了平时多操点心外别的也没什麽,孩子有赤子之心总比进入官场就开始钻营强。

说句招人恨的,虽然他来登州没带儿子也没带学生,但是这日子过的比儿子学生都在身边还舒坦。

难怪这小子那麽讨人喜欢,他身边有个事事贴心的後辈他也喜欢。

许大人笑眯眯的看着苏通判张罗席面,等酒菜都摆好了才慢悠悠走过去坐下,“苏大人今日到访有何贵干?”

“没事儿就不能来了吗?”苏景殊一本正经的回道,“咱们忙活了一整年,就年底这几天能松口气……”

“能松口气?”许遵笑道,“我看未必。”

真要能松口气,这小子也不会放假还来找他。

苏景殊摸摸鼻子,殷勤的给消息灵通的老干部端酒递筷子,然後虚心求教,“大人,京城现在什麽情况,您能给两眼一抹黑的笨瓜分析一下吗?”

虽然青苗法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他还是觉得政事堂的相公们不至于为此自请离京。

要麽是小金大腿理解错了,要麽就是京城还发生了别的事情。

以官家的性子,他更倾向于前者,而且还是官家故意引导小金大腿理解错的。

但是他人不在京城也不知道到底是什麽情况,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半途而废要不得,青苗法真要推行半年就叫停的话後面肯定会有更多反对的声音。

上次开始没多久就叫停的才过去几年?

两次新政查重率太高,谁敢保证这次不会走上次的老路?

青苗法可以改,但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