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81(2 / 2)

加入书签

《刑统》中什麽罪怎麽罚他不清楚,他只知道这事儿真正该罚的不是寨子和村子里的人。

要是官府不克扣他们的粮饷,他们不就不用自己想法子谋生了吗?

沈仲元也这麽觉得,两位知寨和黄家村的村民的确做了错事,但是事情归根结底不能怪他们。

就像五爷说的那样,要是官府不克扣他们的粮饷不就没有那麽多事儿了?

小诸葛决定要跟在苏大人身边之後学了不少新东西,他不是正经读书人,江湖出身难免带着江湖气,为了不让他们苏大人传出个识人不明的名声怎麽也不能太拉胯。

进士出身的官员不通律法,大多是身边的刑名师爷指导判案,所以他刚到京城就先研究《刑统》上的门门道道。

到登州後在州衙连轴转了那麽多天,他现在不光能当刑名师爷,连钱谷师爷、征比师爷、书啓师爷、帐房师爷等其他师爷也能兼任。

只有没见过的,没有学不会的。

他学了那麽多新本事,自认为断案的时候能给大人提出能用的意见,现在看来还是不太行。

都说他们江湖中人爱意气用事,他想着见识了那麽多事情後无论什麽情况都能从容相对,真到了让他看不顺眼的时候,他觉得还是意气用事更好。

好心办坏事要罚,但是不能让那两个知寨和村民都因此丢了性命。

官府一直不发粮饷,他们不想法子赚钱难不成要坐等着饿死?

就是这赚钱的法子实在不太行。

话说登州怎麽搞的,和私铸铜钱过不去了是吧?

三个人盯着钱范发愁,这事儿实在难办。

刘蜀和黄全的做法情有可原,可他们确确实实触犯了国法,既然发现就不能坐视不管。

黄家村现在只铸少量铜钱用来谋生,谁敢保证他们将来不会铸造出大量的铜钱倾销海外?

抓吧,显得他们太冷酷。

不抓吧,又怕他们将来闯出大祸。

苏通判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不能坐视不管,“五爷还有力气回州城吗?”

稳妥起见,先把乳山寨和黄家村的人控制起来,之後怎麽定罪他再和知州大人商量。

定罪是个复杂的过程,连包大人审案都能法外留情,许知州也不会上来就判刘蜀和黄全死刑。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私铸钱币,乳山寨的罪和程元李坤的罪可以完全不一样。

实在不行他就偷偷走後门,只要刘蜀和黄全别黑化,他去找小金大腿求助也能把他们俩给捞出来。

关键:不要黑化。

白玉堂打起精神,“等着,我现在就回州衙,最迟明天早上就带人过来。”

苏通判办案绝不冤枉一个好人也绝不放过一个坏人,信不过谁也不能信不过他们苏大人。

实在不行的话就回京求助,京城那麽多会判案的人,总不能一个明白人都没有。

说话的时间外面的天色已经大亮,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