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84(1 / 2)

加入书签

生不必紧张,本王待自己人向来掏心掏肺,留先生在府上住下就是将先生视作自己人。”

真是的,他都不担心这师徒俩别有用心,这师徒俩还怀疑他居心不良,现在不该他更担心才对吗?

胆子小就这点不好,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事事谨慎还干什麽大事?

看他多豁得出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就算是刚来投奔他的新人他也能放心的用,世上哪儿找他这麽好的主家?

苏景殊摸摸鼻子,小声朝肥头大耳的老胖子告罪。

是他胆小怕事没见识,王爷见多识广,肯定不会和他这种没见识的小道士计较。

话说他们都走了那麽久了,怎麽还没到地方?

之前明明觉得冲霄楼就在旁边,那楼看着的确直冲霄汉,但是高度还没王府的主殿高,只是造型显得高罢了。

毕竟是襄阳王的秘密,太惹眼了不太好。

再说了,建在王府里的楼能有多远?还能望山跑死马?

结果还真能望楼走死人。

穿过一堵又一堵墙,绕过一个又一个拐口,越过一个又一个月洞门,弯弯曲曲不知道走了多远,这才终于见到戒备森严的冲霄楼。

襄阳王满意的看着他精心打造出来的藏秘之处,离得越近越觉得楼高,冲霄楼这个名字取的甚合他心意,“先生,本王请你来冲霄楼有要事商议。”

“不敢不敢。”公孙策连忙回道,“王爷有事尽管吩咐,在下在所不辞。”

襄阳王挥退不重要的仆人,只留下几个亲信在身边,“本王欲同先生共谋大业,先生可愿助本王一臂之力?”

公孙策顿了一下,後退一步诚惶诚恐道,“在下手无缚鸡之力,如何能助王爷成就大业?”

“孙先生何必如此谦虚?”襄阳王不甚在意的摆摆手,“本王已经知晓你流落到襄阳的缘由,只要跟了本王,报仇雪耻不在话下,先生难道愿意一辈子都无法安定只能云游四方?”

这话已经说的非常明显,足以让公孙策判断出他到底是怎麽想的,但是为了显得不那麽上赶着,他还是得多拒绝几次。

刘备三顾茅庐请到诸葛亮,襄阳王怎麽着也得问他三次他才能答应。

然而这次公孙先生又失策了,他才婉拒了第二次,襄阳王就不耐烦的指着楼外垛口上闪烁着寒光的尖刀威胁道,“先生,本王的耐心有限,你到底愿不愿意为本王所用?”

他也不是什麽好脾气的人,愿意有愿意的活法,不愿意有不愿意的死法,大男人磨磨唧唧的不像话,赶紧给个准话。

公孙策:……

“在下愿意。”

苏景殊听着他们公孙先生从牙缝里蹦出来的几个字,低头忍笑忍的艰难。

他知道公孙先生是什麽意思,也知道襄阳王是怎麽想的,不是他定力不够,而是这场面真的有种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感觉。

襄阳王成功得一贤才,这才推门进入冲霄楼,“本王麾下贤才无数,为了让衆位贤才齐心协力,特意立下盟单兰谱放在冲霄楼中,今日得先生相助,也要将先生之名添到盟单兰谱之中。”

盟单兰谱中都是他的亲信,一般手下想进还没那个资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