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6(2 / 2)
——算算时间,那时候元帅还没成亲呢!
……
——狄元帅厉害啊!
狄青盯着不远处专心写文章的苏景殊,不知道他的话让那群不靠谱的下属传成了什麽样子。
狄大元帅都没注意,当事人更是一无所知。
苏景殊等宫人搬来桌椅准备好笔墨纸砚就开始写,官家给他出了个简单的题目,斟酌的时间太久显得他这个状元郎反应太慢,对不起官家更对不起他自己。
以满园春光为题写赋,这个题目真不错。
晏相公的诗词颇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婉转清丽不落俗套,和他二哥的风格截然不同。
或者说,和他们全家的风格都截然不同。
但是吧,按部就班学出来的读书人不会只学一家,在找到独属于自己的舒适区之前什麽都能学,晏相公的风格就很适合这种春光明媚的场景。
他们家老爹和二哥三哥的风格细究下来也不一样,三个人的文章拿出来很容易就能看出是谁写的,他自己倒是没啥独特的风格,至少他自己看来没什麽独特的风格,可他会模仿文风啊,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天赋异禀呢?
崽种们,让你们看看什麽叫名正言顺的状元郎!
赋的字数不多,殿试要控制时间,一般都控制在一千字以内,现在那麽多人在旁边等着,七八百字就差不多了。
清新抒情的赏景文太长了也不合适,短短的就很好。
水平不高怎麽了?他能模仿出来就是他的本事!
小小苏写完之後满意的放下笔,旁边侍立的宫人不等墨迹晾干立刻拿去给官家看。
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那张薄薄的纸上,赵曙打起精神接过文章,刚看几行表情就开始古怪。
他以为这次的文章会和殿试的文章一样模仿苏轼,没想到那小子这回依旧不按常理出牌,改成了模仿晏殊晏相公。
啧,这小心眼。
他喜欢。
底下人都等着传阅文章,官家的表情那麽奇怪,苏家小子到底写了什麽?
笃定状元的文章是代笔的那些进士等了这麽时间也冷静了下来,妒火上头的时候什麽事儿都敢干,冷静下来意识到刚才那麽做可能造成什麽後果都慌了。
状元真是代笔也就算了,他们好歹能落得个不畏强权的名声。
要是不是代笔,他们的仕途还没有开始就得结束。
以科举为目标的读书人大部分除了吟诗作画写文章外什麽都不会,没有接受过外界的磨炼,更没有经历过朝堂上的勾心斗角,遇到这种涉及後半辈子前程的事情都不知道该怎麽办。
御前不比其他地方,在琼林苑门口的话他们还能互相推诿责任,如今官家和满朝文武都看着,他们能站着不动就已经耗尽了全身气力,想推诿也没有力气。
官家看文章的表情不太对,是不是苏家那小子的文章写的太差劲让官家看出了真实水平?
院中寂静的掉根针都能听见,文章从官家手里传下来,先到政事堂的相公们手里,再到参与阅卷的翰林学士们手中,然後顺着品级依次往下传,最後传到新科进士们手中。
所有人看完之後都是:这也行?
周青松刚刚得知里面的人为什麽打起来後气的袖子都撸起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