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9(1 / 2)

加入书签

靠谈判拿回来,要不战而屈人之兵,实在谈不下来才考虑动兵。

後世大陆对湾湾似乎也是这样,要将和平统一放在首位。

他自己没水平,上辈子跟风喊武统,这辈子热血上头嚷嚷发兵,但是好在他有自知之明,知道他说的都是口嗨,真正的决策还得看上面的大佬们。

大佬们说要和平统一那就和平统一,反正後续的治理也是大佬们要头疼的事情,他们、额、他的意见不重要。

苏景殊瞅了眼旁边比他还小的皇长子,没有意外的话这就是下一任官家,所以这位的意见还是挺重要的。

赵仲针听的皱紧眉头,他以为大宋的百姓都过的很好,听苏小郎这麽说,民间百姓过的还不如辽国统治下的汉人百姓,这让他们大宋情何以堪?

燕云十六州自古以来都归中原统治,怎麽被抢走百年再收回来他们就成入侵的了?

不行不行,这样不行,不能让那边的百姓有这种想法。

辽国能用百年时间将燕云地区的百姓变成辽国人,大宋也能用百年时间将燕云地区的百姓变回宋人,他们大宋能人辈出,肯定不会比辽国差。

苏小郎说的没错,他们要先让大宋百姓的日子好起来,好到让隔壁辽国西夏羡慕,让那边的百姓眼巴巴的迫不及待等着朝廷派兵接收那些地盘。

爹爹加油,你一定可以。

赵仲针对他爹充满信心,在他眼里他爹无所不能,只是让全大宋的百姓都过上好日子而已,他爹努力努力就做得到,根本不用他担心。

苏景殊:……

想想前头范文正公推行新政只推行了一年就被强行叫停,他觉得官家可能不敢在儿子面前打包票。

让全大宋的百姓都过上好日子,这能和“而已”两个字放在一起?

小光国公还是太天真了,不像他,他现在已经是个饱经风霜的老油条。

两个人躲在旁边嘀嘀咕咕,不多时,苏景殊被包拯喊去说话,赵仲针让他快过去,然後转身去主位找他爹商量“让全大宋的百姓都过上好日子”的小目标。

赵曙:???

儿啊,你还正常吗?

先帝给爹留下的是个积弊深重的江山,爹穷的连皇宫都修不起,“让全大宋的百姓都过上好日子”可不是个小目标。

古往今来没有哪个皇帝敢说能让治下所有百姓都过上好日子,真要有那样的皇帝的话,上古先贤在他面前都不够看,史书都得单独个他留一整本才够书写他的文治武功。

他要真的能让全大宋的百姓都过上好日子,他说大宋朝从他开始都没人会反驳。

目标太大了,稍微换个现实点的,比如收回燕云十六州。

赵曙说着把自己给说笑了,什麽时候收回燕云十六州在他眼里变成了可以实现的小目标?

太祖太宗都没能收回来,真宗仁宗也束手无策,要是燕云十六州真的能让他收回来,只这一件大功就足以让史官大写特写,这不比花钱买平安来的有排面?

火炮是个好东西,苏小郎真是大宋的福星,可惜先帝无福消受。

不远处,福星苏小郎正在接受朝中大员们的夸奖。

仿佛过年亲戚聚会上的小孩子,虽然说的话略有不同,但是感觉完全没有区别。

在场衆人中包拯和苏景殊最熟悉,炸药之事不能往外说,还有别的功劳能让朝中同僚知道他为何能被官家准许来到阅兵台。

不是他包拯徇私将人带上来的,是官家准许的,不要再来他面前打趣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