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89(2 / 2)

加入书签

“现下不少人都卯足了劲,报名了平南学考,今年就连考场都安排到了华安院,可见人数较往年暴增。”

“今年学考过后再两个月便是恩科,这些人是都想先试试自己的身手。”

阿笙听闻这话,看向裴钰,“裴氏与谢氏子弟也要参与?”

谢长珩将话接了过来,“裴氏子弟甚少参与这类民间的学考。”

裴氏重教,但阿笙在华清斋的时候也不曾见斋内安排生徒参加外面的学考。

见阿笙疑惑,裴钰浅笑着开口道:“往年华清斋倒是会参与,但无论是平南学考还是其他,前三甲都是裴氏的人,后来裴院首便叫停了此事。”

毕竟学识一道不能一枝独秀,裴怀之的这个决定也是为了不伤害其他学社生徒的向学之心。

“至于我们谢氏……”说到这,谢长珩笑得有些无奈,“倒是会去,但为了不丢人,不以谢氏的名义参与。”

谢氏近年来要说学识之上拿得出手的便是谢长珩了,其余族内子弟都不过平平,吟风弄月便罢,真知灼见甚少。

但自谢家主得知裴钰以沈自轸的名义夺得了恩科甲榜第一后,便对族内子弟要求甚严,平南学考定然是要参与的。

“这一次为了正名,江淮这边的好些世族都会参与,也不知到时候会是怎么样一个光景。”

此时堂风微动,几人眼中都仿似含着揉碎了的天光,化在了此起彼伏的谈论声中。

“对了。”

正说着,阿笙起身又拿来了另外一封信,晃了晃,她的笑中带着些许无奈。

“帝京来信,阿姊即将返回安南,我也该回去了。”

闻此,裴钰微微愣了愣,却还是带上了柔和的笑,“年节降至,若是祖母不回燕城,我便会去上陵,到时候帝京见。”

他这话说得如常,阿笙并未去细想何为“帝京见”,点了点头便与谢琳琅聊起了西郊的一些趣事。

裴钰收回神色,低敛了眉目,阿笙即将启程,那封寄望帝京的信函应当也已经到了。

第二百六十章 决定

帝宫公主府内,侍夜的嬷嬷正欲带着人离去,便听院内的侍女在外低声禀报。

“殿下,有江淮的来信。”

自窦二姑娘去江淮之后,但凡江淮来信合德都要第一时间阅览,遂又让侍女为她多填了两盏灯火。

火光炙热,但合德读信的目光却是越发冷然。

这封信并非阿笙所书,它是从燕城直接寄往帝京,信纸与阿笙从寒城寄信不同,用的是正德宣纸和潭州墨,通篇文辞炫丽,却只有一个意思。

裴氏不参与皇权之争。

短短的一篇文字在合德的心中比这夜更凉。

嬷嬷见她穿着单薄,在那盏烛火前坐了良久,不免出声提醒,然而合德却恍若未闻。

这些时日,宗亲王三受太后召见,入宫伴驾,二人具体谈了什么合德是不得而知,但太后的态度却是可见地有了转变,谈话间将出身良莠说得分明。

如今前朝人心不齐,若新帝无强大的母族支撑,光靠太后一人的扶持难以坐稳江山,太后的这个顾虑合德能够理解。

而轩帝幼子当中,无一人母族可称得上高贵,更何谈手握权势。

宗亲王是先帝最小的儿子,世人眼中的闲散王爷,但若论与皇位的距离,他与如今尚无正封的大皇子相比难论远近。

况且宗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