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2(2 / 2)

加入书签

虽然他不是很精通,但是对目前的赵玉来说已经足够了。

于是跟着赵想学习的人又多了一个,只是他学的不是课本上的知识,而是外语。

作为外交官,肯定是要会多国语言的。

赵玉既然有了这个想法,他学习外语的时候就很认真,那精神比他平时学习时的干劲还要足。

赵影在知道儿子的想法后,默默收回了让儿子跟自己学记账的想法。

儿子有志气,他也不能拖后腿不是吗?

而且他相信赵想,赵想都在认真学习,自家儿子跟着他学准没错。

高考,也许真的要恢复了。

赵影虽然一辈子没离开过他们县,可是他的脑子好使。赵想平时和什么人来往最多?牛棚里的人就不说了,阿想的师父可是首都的神医。

人家知道的肯定比他们这些乡巴佬多,说不定张医生暗中跟赵想说了什么,不然他也不会抓着自己儿子和赵磊一起学习了。

赵磊的爸妈为此还专门送了谢礼给赵家和赵影家。

知青院里也有聪明人,发现这一情况后,便开始写信让家里人给自己寄书和资料。

第64章

有了一就有二, 知青院的知青一个个安静下来学习。

他们安静了,知青院的事就少了,村长和村支书都松了口气。

虽然平时他们没表现出来, 但是知青院的事一点也不少。

今天不是屋顶漏了,明天就是几个知青吵架。

更可气的是, 这些知青仗着有学问, 还一副瞧不起村民的样子。

不过他们只敢私下这么做,明面上他们不敢对村民有任何的不满。

还因为赵家村的人对他们严防死守,赵家村的年轻姑娘没被他们的表象迷惑,从而嫁给这些知青。

其实原小说里有姑娘嫁的, 后来被抛弃了。

不过赵想的到来, 改变了许多。因为女主的早早离开, 从而让村子里的姑娘看清楚了这些知青的真面目, 于是她们没有被他们迷惑,更不要说嫁给他们了。

倒是有女知青和村子里的男青年谈起了恋爱,两人还去扯了证。

一开始村长怕她骗人,还暗中盯了好长一段时间,后来发现对方是真的喜欢村子里的青年,便没再盯着了。

赵想知道那个和村子里男青年谈恋爱的女知青是谁,也知道她不想回城。

或者说, 她不想回到那个重男轻女的家庭。

回去后, 她只会被父母随便嫁了,用来给家中兄弟换取彩礼。

留在村子里, 哪怕苦点也比回去后随便被父母嫁了强。

她也在学习,不过她打算考中专, 然后回来教书。

女知青没有瞒着自己对象,而是认真和他商量过后才做了这个决定。并得到了男方家中的支持, 她为了安对象的心,提前和对象把证扯了,也搬进了男主的家中居住。

虽然还没公开,但是村子里的人都清楚,可能高考真的要恢复了。

作为村子指向标的赵想对于村子里的这点猜测没发表任何意见,反正学不学是他们自己的事。

村民们也有分寸,只在自己村子里猜测几句,并没有跟外村人说。

所以从现在开始学习的知青也只有赵家村的这些人,外村知青以前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

时间就这样一点点地溜走,学习也不能落下春耕。大家都是白天干活,晚上回去学习。

赵想在自己学的同时,还要教导赵磊和赵玉,每天忙成了陀螺。

“阿想,要我们帮你教导那两个发小吗?”

在又一次教导赵想后,赵老师主动提出要帮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