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6(2 / 2)

加入书签

赵爷爷举杯,所有人都举起了自己面前的杯子。

“谢谢赵大爷赵大妈请我们来家中过年,多余的话我也不说了,以后有机会再说。”

张百草代表牛棚众人也说了话,不过没说什么感激涕泪,来日必报的话。

不过他的意思大家还是懂的,现在他们没有能力报恩,等到他们有能力时,肯定会回报赵家的。

“唉,这些话就不说了,一切都在酒里。”

赵爷爷拍了拍他的肩膀,他不太懂什么大道理。

儿子和大孙子都说大家是好人,还是非常厉害的好人,所以他愿意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大家。

幸好他和老伴没有帮错人,大家确实都是好的。

“爷爷,师父不要说了,再说菜就冷了。大家新年快乐,干杯……”

赵想举起自己的杯子,和两人碰了一下,当然他杯子放的位置比二人的杯子矮上一些。

赵想和赵奶奶的杯子里白开水,一个是年纪小不能喝,一个是不会喝。

“干杯。”

所有杯子碰在一起。

农历七五年翻过,七六年来了。

新年的第一天,赵想穿着军装,穿着新鞋子,吃着奶奶和爷爷一大早起来包的腊肉豆干汤圆,心里别提有多美了。

“阿想,今天你就不要学习了,休息一下吧!”

吃过早餐后,赵爷爷对大孙子说道。

“……好。”

本来想继续回去学习的赵想,收回了迈进屋子的腿。

“那我去找三石他们玩。”

赵想在村子里玩得比较好的也就那几个。

“好,去吧!”

赵奶奶给他兜里揣了一包瓜子和花生,他们要在家里等小孩子来拜年。

瓜子和花生是买的,赵家没有种。

小孩子来拜年时,就给他们兜里抓一把。

“爷爷奶奶新年好。”

一进门小朋友们先磕头。

“好好好,新年好。”

瓜子花生揣进了小朋友们的兜里,有的小朋友还特意背了一个小书包,这样可以多装一点。

看到背书包的小朋友,那些没有背的就懊恼极了。

不过没关系,他们可以回去拿。

于是村子里的小朋友们都背着书包去村民家中拜年。

赵家只有赵想这个少年,他没有和小朋友们掺和,因此赵家最吃亏。给出的瓜子和花生有去无回。不像别的小朋友,自己家给出去了,自家的孩子也会再捞回来。

不过赵家人不计较,赵想更不会为了一些瓜子和花生,就不要脸到和一群十岁以下的小朋友们一起去别人家里拜年。

“阿想,你家的花生哪里买的?怎么比我家的吃起来要香?”

一群少年人坐在中央坝子边上的石头上,相互换着零食吃。过年他们也能耍几天,不需要在家里干活。

“我奶在镇上买的生花生,然后回来自己炒的。”

赵想解释了一下,比起熟花生,生花生价格上要便宜一些。而且赵奶奶手艺更好,炒出来的花生更香。

“怪不得,原来是幺婆自己炒的啊。”

赵磊点了点头,他和赵玉又从赵想兜里掏了一把花生出来吃。至于瓜子,就让赵想自己磕了。

“阿想,回头我拿一些花生给赵大妈,能不能请她帮我炒一些。”

赵玉喜欢吃炒花生,但是他母亲的手艺一般,所以过年都是在外面直接卖的炒花生。

要是没吃过赵家的炒花生,他也能将就。吃过后,他就不想再将就了。

“可以是可以,不过我要抽成。”

赵想一副奸商的模样,配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