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8(2 / 2)

加入书签

“就这么说定了。”

赵奶奶没了烦心事,整个人都变得开朗起来。

“大孙子,咱们吃饭去。”

被奶奶拉着进厨房的赵想,回头看了眼沉思的爷爷。

和他有关,却没插上嘴的赵想:也许他不用担心媒人的事了。

他现在年纪小,爷爷奶奶也不会给他说亲。

这可不是古代,十四五岁就开始成亲。

国家可是规定了,成年后才能成亲,才能领结婚证。

受老爹的影响,爷爷奶奶知道只有领了结婚证的婚姻才有保障。老两口当年还赶了会时髦去领了结婚证,这不知道让多少人笑话他们。

不过两位老人却不这么认为,农村很多人结婚就是摆了酒席却没领证。

可后来因为没有结婚证,被对方抛弃的人也大把的有。

还因为没有结婚证,对方再娶再嫁毫无压力,愣是把原配整成了小三。

这样的事数不胜数,赵想可没少在年代文里看到。

这不是作者编出来的,而是事实。

当年确实很乱,结婚摆个酒席就以为是结婚了,其实根本没有法律效力。

当然因为摆了酒,知道的人多,这也算事实婚姻,法律也是承认的。只是取证有些麻烦,后来大家都出来打工,很难把当年的证人找到收集证据。

因此,最保险的方法还是成年后结婚既要摆酒,也要领证。

有了法律的保护,起码原配不会被整成小三,最后反过来被人指指点点。

扯完了,咱们说回赵想身上,他才十三岁就被许多人惦记,这并不出奇。

毕竟好男孩大家都看在眼里,都想早点舀到自己碗里,都怕被其他人抢先了。

只是赵家人不松口,他们只能拜托媒人。

媒人上门说亲,就算不成也不影响什么。

毕竟媒人就是干这一行的,两家的亲事没谈成,外人也不会多想。这样的事在媒人这里多了去了,说亲嘛不就是这么过来的。

相反,你自己上门就不行了,谈成了还好,没谈成可就是闹笑话了。

不过媒人上门的事赵家祖孙三人都没放在心上,主要是赵想本人无意,两位老人也觉得孙儿年纪还小,这事根本不急。

因此,谁都没在意。

直到第二天媒人露着个大笑脸上门。

“……”

赵家三口坐在一起,脸都有些木木的。

昨天下午才提,今天早上就上门,就隔了一晚上的时间啊!

你们这是连二十四小时都不给我们啊!

“老赵,你们两口子听到没有?”

媒人说得口干舌燥,好不容易等她说完停下来喝糖水歇一口气,结果发现赵家祖孙三人都在走神。

“听、听到了。”

木木地点头,他们知道媒人的嘴巴能说,但是没想到这么能说。

从女方的家世,到她的父母,再到她的兄弟姐妹,再到她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和舅舅夫妻,再到表哥表姐,一直到说外八路的亲戚。

先不说这合不合理吧,就说这些亲戚你是认真的吗?

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一家就算了,那些外八路的亲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