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0(1 / 2)

加入书签

年时政府给的。”

赵奶奶把奶粉票找了出来。

家里什么票都有,甚至还有一张自行车票,不过被人用钱换走了。

本来赵爷爷还想给孙子换辆自行车,可是被赵想拒绝了。

当时他是这么说的:“我们走的是山路,有自行车也没用,根本骑不了。上山的时候我还得扛着它,这不是找罪受吗?本来买自行车是为了赶路方便,要是扛着它走,就不是方便而是受罪了。”

赵想的一席话打消了老人的念头,和当时送票的人换了钱。

这个决定在赵想来看是正确的,自行车以后会退出交通,大家出行都有公交车了。

当然这是几十年后的事,不过赵想的话也有道理。

自行车买回来是用的,用不了反而还要扛着它走,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嘛!

与其扔在那里不用,还不如换成钱用在别的地方呢!

赵想还想把他们的院子用砖围起来,没有院子都没有隐私了,他总看到有人在赵家附近悄悄观察,看他们家每天吃什么。

但凡家里吃好一点,当天就有流言出来,说赵家又偷偷吃肉。

对于这种流言,村民们乐此不疲不说,甚至还会添油加醋,传到最后就是赵家一天三顿都在吃肉,而且还是天天吃。

明明这样的流言一听就很假,可是大家却十分喜欢。他们当然知道是假的,可这也不妨碍他们感兴趣啊!

幸好除了一点味道,他们也看不清楚自家到底吃了什么。

厨房的门开得小,他们桌子又没有摆在门口,就算他们偷看也看不到盘子里的菜。

即使是这样,赵想还是不喜欢。因此才想着要给自家砌个院子,把一切偷看的行为都掐死在摇篮里。

正好老爹没牺牲前,就想过要砌院子,赵想只是把他的想法拿出来用而已。

对于赵想的这个决定两位老人没有意见,打算等农闲后就找人买砖把院子搞上。

其实两位老人也挺讨厌被人偷窥的,只是他们以前能忍。

第二天一大早,赵想就背着背篓去镇上。这一次没有人和他同行,赵想自己去的。

他走路快,不到半小时就到镇上了。

第31章

先去肉铺割了四斤肉, 三斤肥肉一斤瘦肉,还提了好几根腿骨,这腿骨是半买半送的, 因为他肉割得多。

“欢迎下次再来。”

刚开店就有人来割了四斤肉,可把店员高兴坏了。早点卖完, 他也能早点离开。

赵想离开肉铺, 直接去了供销社。

“还有奶粉吗?”

奶粉是比较紧俏的物资,因此镇上经常会缺货。

“有,还剩最后一罐你要吗?”

站在柜台后的是一位年轻的女性,她态度不说有多好, 但也没有用下巴看人。

“要。这是奶粉票, 这是钱。”

一张奶粉票和一张大团结, 一起递给了她。

“这是奶粉, 给。”

接过票和奶粉,女营业员脸上带着笑意。

她就怕有人问了不买不说,还一直问。

本来语气还能好好说,可一直问就把人问烦了,最后营业员都不想理人了。今天开门第一单就有人买奶粉,而且对方还没有讲价。虽然他讲价也不会降价,但是不讲价给她的印象好啊!

而且眼前的少年长得也赏心悦目, 晚点有话题和别的同事聊了。

赵想不知道对方的想法, 把奶粉放到背篓里就离开了。

不是供销社里的东西不吸引他,而是他手中的钱花得差不多了, 没钱就不要留下来惹人烦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