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2(2 / 2)

加入书签

次日一早,赵想起来吃了一碗红苕饭,就背着背篓去赶场了。

村子里也有人赶场,赵爷爷求对方带着赵想一起去。

“行,幺爷爷你把人交给我,我保证把人给你完完整整带回来。”

赵爷爷求的是村子里年轻人,对方比赵想大几岁,但是性子憨厚老实,赵爷爷一说就答应了下来。

“谢谢核桃哥。”

赵想跟年轻人道谢。

乡下孩子的名字就是这么随意,赵核桃生下来时,正好家里的核桃熟了,于是他爹给他取名核桃。

相比赵大狗子这样的名字,其实核桃这个名字也不错的对吧?

“不用谢,等下你跟着我走就行了。回头赶完场在桥上等,然后我们再一起回家。”

赵核桃去镇上也有事,所以不能一直和赵想在一起,便约好在桥头上等。

谁先办完事就谁先在那里等,毕竟现在没有手机无法联系,只能靠这样的笨办法了。

“好。”

两人就这样约好了。

“爷爷,我去赶场了,你回去吧!”

赵想转身和赵爷爷说道。

“好,早点回家,我和你奶等你回来吃午饭。”

赵爷爷拍了拍大孙子的肩膀。

“好。”

赵想点了点头,等赵爷爷离开后,也和族兄赵核桃往镇上走。

“小想,你在幺爷爷家怎么样?还好吧!”

赵核桃知道原主以前在老赵家的生活,可怜这个年纪还小的族弟,忍不住关心问了起来。

“好,爷爷奶奶对我很好,谢谢核桃哥关心。”

赵想听出了他语气中的关心,脸上带着温柔的微笑。

“那就好。”

赵核桃问完突然不知道要说些什么,一时间气氛有些沉默。

主要是他们这对族兄弟平时没怎么相处过,原主根本没时间和村子里的人相处,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干活。

因此原主的话很少,少到都快成哑巴了。

而赵想的话也不是很多,主要是他面对不熟悉的人时就不爱说话,如此一来两人一路上就开始说了几句话,后面都是沉默。

静静走到镇上,此时镇上已经有很多人了。

他们镇是一四七当场,农家有多余的东西可以拿到场上买卖,但仅限于农副产品。

不过这个年代什么东西都缺,市场上卖的东西大差不差,不是一些粮食就是一些蔬菜,连水果都很少见。

赵想看到了枇杷,走过去一问,五分钱一斤。不算贵,要知道苹果也才一角钱一斤呢!他们这里也不产苹果,因此苹果比别的水果要贵上一些。

现在还是春天,别的水果比较少见,枇杷五分钱一斤确实是良心价了,所以赵想花了两角钱称了四斤。

“给小伙子,这是你的枇杷。”

卖枇杷的老人把称打得高高的,四斤枇杷一两没少不说,还多给了二两。

“你是第一个买枇杷的人,这多出来的是我送你的。”

老人把两角钱放进包里,两角钱不算多,可也没有人买。

直到赵想第一个买,还买了四斤。也许是赵想带来了好运,在他买过后立即有第二个人过来买枇杷。

枇杷是他们这里的常见水果,好多人家的家里都有种,因此卖枇杷的不止这一家,市场上还有其他人也在卖。

五分钱一斤不贵,却还是有很多人不舍得花这个钱。

赵想觉得亏什么也不能亏自己的胃,因此他愿意花钱买吃的。

他自己攒了几块钱,除了枇杷,他还买了酱油、醋,还去肉铺买了一边板油,又割了两斤肥肉一斤五花肉,还有几根筒子骨。

最主要的肉食买完,赵想就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