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65(2 / 2)

加入书签

……

眼皮上光线大亮,贺群青醒来后花了两秒钟重新想起自己在什么地方,准备做什么。

条件反射看向胸前,这次身体倒毫无异样,周围环境也不再是那个七楼房间,他还在烧烤店里。

只是烧烤店墙面天花板都白白净净,像是刚粉刷过,不是他印象里的焦黄黯淡。

炽烈的日光从透亮的玻璃门外照射进来,店里角角落落宽敞分明,但闷热无比。

大风扇的扇叶在头顶徒劳无功地旋转,桌椅清漆反光,干净得能照出贺群青的脸。

那收银箱,墙上的钟表,后厨的门帘,一切肮脏旧物此刻都变得很新,看来烧烤店这时才开业不久,年代又提前了?

看清周围情况,贺群青准备离开,后厨帘子一掀,出来一名三十岁左右的精干男人。

贺群青一下站住了脚步,因为这人长得实在像刘广,既然时间又提前了,这是刘顺余?

自然地,贺群青视线寻找,很快在门外台阶上看到个四五岁的幼儿,背对店门在看热闹。

小广场上吵吵嚷嚷的,刘顺余因此被吸引出来,看也没看就对贺群青说了句:“没事你坐着。”

贺群青显然被当成了客人,也没说话,自然跟了出去。

他首先看向门口台阶上安静坐着的幼童,长相和他爸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广场上人不少,有一伙年轻身影显得很急躁,由远及近来得飞快。

为首的男人面色阴沉,两眼布满疲劳过度的血丝,不知道安排了什么工作,三言两语后,其他拿着文件袋、记事本的同事们就纷纷钻入居民楼的楼道,几乎是下一秒,楼道中就响起哐哐的诸多砸门声。

围观的居民们都只是好奇看着,没人敢多说话,直到这伙人不见了,众人才交头接耳起来。

贺群青试图弄清他们在聊什么,但他稍一靠近,这些居民就万分警惕,一副不想招惹事端、更不和陌生人说话的模样,嘀咕着散开回楼上去了。

这时,贺群青视线被楼道前的公告栏吸引了。

上面一张叠着一张,有新有旧,都是寻人启事,以及一张重复的通缉令文书。

其实也不算重复,通缉令上的悬赏金额随着日期在不断地提高。

二者偏偏在一个公告栏里,让人很难不多想。

——不过这似乎能完美解释自己昨天听到的那些气势汹汹的喊话声。

脑海中的印象逐渐和耳边楼道里传出的声音重叠,这伙人恐怕真的就是昨天在七楼门外敲门和质问的人。

贺群青赶忙仔细翻看公告栏里的内容。

失踪的人多数是外地过来打工的,失踪的地点,没写海珠城小区,但都在“海县”范围内。

失踪的时间跨度有五六年,可非常明显的,最近两年的失踪告示特别密集,好像“凶犯”彻底猖狂了。

海县警方将这些看似有共同点的外乡打工人的失踪告示和同一个凶犯的通缉令,贴在一个居民小区的公告栏里,丝毫不怕引起民众恐慌,这种做法很……

“不对劲。”

柳晨锐来了,他盯着最新的通缉令。

“‘海珠大盗’……”

这个时代刑侦技术很不发达,偏偏本地出了这么一个不明身份,但凶名在外的连环杀手,所以只能用代称通缉。

从这个古怪的民间称呼上,也能看出这件事早闹大了,而官方认定这个凶手和海珠城内某些人,或过去的标志性案件有关,不然不会这样对海珠城小区的老百姓施压。

再详细的案件情况公告栏里当然没有,柳晨锐闻声看向楼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