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7(1 / 2)

加入书签

称。

鉴于是做试验,初期用不了多少材料。陈皎从脑中搜索近代史关于火药的配置,隐约记得硝石硫磺和木炭的最佳配比是百分之七十五、一十和十五。

她不敢确定做出来的东西有没有用,但她具有极强的执行力,先搞了再说。

要知道那三样东西是见不得火星的,陈皎不敢用铁制品,用的木杵和铜盆。

她用药称一一把木炭和硫磺硝石称制,将其倒入铜盆中,而后添入适当的水搅拌混合,就跟做面食一般。

直到把三种东西都搅拌均匀,让它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后,那坨黑黢黢的“面团”才算初步完成。

面团需得晾干才能使用,她将其分成小团平摊到一块布上。

接下来就是等待。

在等待火药干燥期间,裴长秀就地取材,亲自去砍来一根粗壮的毛竹,从竹节处斩断。陈皎把它当成放置火药的容器,相当于一个鞭炮。

鞭炮需要引线,她从马春那里取来绵线,将其相交编织到一起,再用少许火药兑水成糊状,把绵线浸入糊糊里滚动,使其沾上火药粉。

待那几根引线干透后,陈皎又用浆糊涂到草纸上,把引线包裹其中,觉得应该错不了。

等了几日,黑黢黢的面团彻底干透,陈皎兴致勃勃将其捣碎,使其成小颗粒状。她把那些火药装入竹筒中,有半筒的样子。

之前做的引线也已干透,她取一根到外头测试。那引线尝到火星,因沾过火药,果然滋滋燃烧起来,火花四溅。

她很满意自己的劳动成果,当即把另外的引线塞进竹筒里,对它进行密封。

火药要在相对封闭的空间里才好发挥出它的威力,竹筒里还有空隙,她用草纸填塞。

当裴长秀看到她制作的简易成品,颇觉有趣,问道:“此物有何用处?”

陈皎兴致勃勃道:“我们去放个雷试试。”

裴长秀:“???”

她憋了满腹疑问,但见对方兴奋的样子,并未多说什么。

当时徐昭和胡宴等人也去围观,人们寻了一处僻静宽阔的地方,是裴长秀点燃的引线。

尽管陈皎提醒他们捂耳朵,还是没有人把她的话当回事。

裴长秀第一次引燃跑开,结果风太大,引线上的火星被吹灭了。

人们伸长脖子观望,她第二次上前引燃,站在一旁看它滋滋冒烟,确定不会熄灭后,这才跑开了。

这群人不曾见过火药的威力,根本就不信那简陋的竹筒能放出惊天巨雷。

不曾想,随着引线上的火花燃烧到尽头,忽听“砰”的一声巨响,地上的泥土被炸上天空,现场火光四溅,爆发出巨大的冲击力。

白色烟雾腾空而起,浓重的硫磺味充斥着鼻息,尽管它们很快就被风吹散,还是让人们惊愣在原地,只觉得脑子里嗡嗡的,耳朵极不舒服。

方才炸飞上天的泥土落到胡宴身上,他后知后觉拍了拍,似乎还未缓过神儿来。

马春被吓得不轻,眼瞪得像铜铃般大,不明白那只竹筒怎么会有这般大的威力。

徐昭显然也震惊不已,诧异道:“这究竟是何物,竟然这般威猛?”

陈皎并未回答,而是贱兮兮又掏出一个竹筒来,“我这里还有一个。”

此话一出,所有人集体后退,跟见鬼似的离她远远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