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7(1 / 2)

加入书签

一道标杆站在城门口,目送他们远去。

天上成群大雁飞过,她歪着头仰望,算起来她到南方也有好几年了,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与那群凶神恶煞的胡人较量一番。

她养伤实在无聊,便给陈皎写了一封信函,唠了些家常。

因着右手受了伤,所以写字是左手,自然不太好看。再加之她是武将,书法也不怎么样,那字迹不消说。

当陈皎看到那封信件时,猜到她肯定受了伤,要不然她哪有空闲唠家常?

陈皎倒也没有说什么,只回复她,夺取朱州后,便计划图中原。

裴长秀拿到那信件还以为自己眼花,看了好几遍。

没错,夺取朱州后图谋中原!

她整个人都精神了!

第84章 我要造反

中秋佳节,阖家团圆,陈氏一族在宫里聚宴,州府里的高官也聚集到一起畅饮。

李氏没甚心情,特别是看着大房一家子笑意盈盈,心中不是滋味。她的大郎自夺取京城就镇守在交州,甚少进京,如今看着陈三郎他们坐享其成,心中酸得不行。

李氏借身子不适为由早早退了场,老二陈贤盛孝顺,忙起身送她回去。

在离开皇城的途中,李氏大吐苦水,同他说道:“今日中秋,你爹独独把大郎扔在交州,不闻不问,实在令我不痛快。”

陈贤盛道:“如今州府正跟朱州酣战,交州关乎惠州门户,万万大意不得。大哥镇守在此地,也是爹对他的信任,若是因疏忽出了岔子,那可不得了。”

李氏不满道:“我管不了这许多,那交州谁镇守不了,非得让大郎去守。他好歹是你爹的长子,今日佳节连一句问候都没有,可见偏心成什么样子。”

陈贤盛闭嘴,他其实也觉得奇怪。自当初从京城死里逃生后,自家兄长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不但言语少了,也甚少跟他们的爹来往。

若是以前,陈贤树处处都要争强好胜,只为讨淮安王欢心。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似乎懈怠不少,仿佛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

就拿进京来说,若是正常情况,自要跟到淮安王身边讨点甜头,他却避得远远的,仿若淮安王是洪水猛兽。

陈贤盛的心中颇有几分无奈,他知道陈贤树心中肯定有疙瘩,却也没得办法开解。一来他们是二房,天生就要比大房矮一头;二来在父权为主的世道下,当初替父涉险本就是孝道。

李氏憋了满腹牢骚回去,而其他妻妾们则欢喜不已,因为现在的陈恩跟皇帝差不多了。一旦把朱州打下来,南方七州就得六州,若要称帝也是使得的。

殿内丝竹悦耳,觥筹交错,一派祥和之气。人们一点都不担心战事,就连陈皎都放松许多,觉得今年把朱州拿下应是稳了。

稍后她出去透透气,外头阵阵桂花香袭来,带着些许凉意。

陈皎一袭华服,仰头看皎皎皓月。巨大的圆月高挂空中,皇城里挂满了喜庆的灯笼。她走到附近的城墙上眺望万家灯火,整个应宁尽收眼里。

马春在一旁好奇问:“小娘子在看什么呢?”

陈皎指着万家灯火,道:“我在看家国太平。”

马春:“只希望咱们南方别再有战乱了。”

陈皎没有吭声,南方的战争不会到此结束。她要尽快远离这里,把场地腾出来让大房跟二房斗。

现在便宜爹的身份水涨船高,日后陈贤戎就是太子了,郑氏一族岂能容得下陈贤树那样的威胁存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