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8(1 / 2)
那些闲言碎语对陈皎来说起不了丝毫影响,她难得的清闲下来,把所有心思都用到陪许氏上,因为一旦拿下交州,又会忙碌起来。
马春进步得很快,三字经能认识大半,每天陈皎都会教她写读,用沙盘写写画画。
许氏成日里张罗着好吃的喂养她,陈皎很享受这种祥和安宁,她已经许久没有像现在这般好生休息过了。
熬过了苦夏,迎来秋高气爽。交州那边没有音信,有时候陈皎也会去碧华堂,跟陈恩叙叙父女情。
说起地方治理,她很有一套见解,恰逢陈贤戎过来商事,陈恩道:“三郎也来听听九娘在地方上的治理。”
陈贤戎依言跪坐到榻上,面对陈皎的侃侃而谈,心中不禁想起郑氏曾对他说过的话——陈九娘定有过人之处。
“大乘教危害之深不可不防,它既然能在闵州数次死灰复燃,也能在其他州怂恿百姓生事。”
她提起闵州之乱的前车之鉴,体恤民众之苦,以及对义军从宽处理的抚民政策。
不曾想陈贤戎并不赞许,说道:“九娘妇人之仁,那些义军恣意杀戮官绅,就该砍头才是,让他们知道律法不容侵犯。”
陈皎反问:“若三哥是当地百姓,要在什么时候才会冒着被杀头的风险起义呢?”
陈贤戎:“造反是死罪。”
他从小被豢养得金尊玉贵,哪里知道贱民的不易,陈皎回怼道:“图谋通州,也是造反。”说罢看向陈恩道,“爹,三哥说你造反犯了死罪。”
陈贤戎:“你!”
陈恩失笑,不以为意道:“三郎太过僵化,规则是人定的,有时候若一板一眼去执行,恐难达成效果。
“先前九娘所言,对义军进行收编安抚,我认为此举甚好。毕竟我们只派了两千兵过去,那些信众和义军有数万,倘若按三郎的意思去杀,得杀到猴年马月?
“且地方动乱大量百姓死亡,你若再把那些劳力都杀光了,谁来种田地交粮税?”
陈皎看着陈贤戎,不客气道:“不交粮税的继续杀。”
陈贤戎闭嘴不语,陈恩语重心长道:“三郎平日里甚少去地方,也该跟九娘学学,到地方上历练历练,方才能成大器。”
陈皎:“若交州能拿下来,官绅清查也得忙些时日了。”
陈恩:“是缺人手。”
看父女你一言我一语甚是和睦的样子,陈贤戎心中不是滋味。
这阵子陈皎都没出过府,她非常识趣,对州府里的其他事务只要没有陈恩的准允,是绝不会去沾染的,怕便宜爹嫌她把手伸得太长。
闲暇下来的日子有些无聊,许氏养了一只猫打发时日。秋日慵懒,陈皎会坐到方凳上逗猫玩儿,想着交州那边怎么还没有音讯,他们是否顺利。
殊不知交州已经陷入一片战火中,陈贤乐本以为自己会成为这场战争中的牺牲品,不曾想裴长秀于火光冲天中把她带走了。
当初被送至交州联姻时她恨极了陈家,出嫁的这么多年来一封家书都不曾寄送过。
而现在,她却无比期盼着能归家。她受不了伺候一个老头子,受不了被底下继子们觊觎,只因她太过美貌。
她素来不是一个安分守己之人,若不然未出阁前就不会养情郎周北修。那男人背叛了她,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时疫那阵子是她有生以来最痛苦的时候,遭遇情人背叛,命不久矣,还要远嫁交州。
所幸她熬了过去。
只是遗憾,嫁到交州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她听到传闻,说当时交州官员想讨陈皎,结果被淮安王拒绝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