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0(1 / 2)

加入书签

。也恰恰是这种心理,给了崔珏他们冒头的机会。

这不,第二日陈恩下达了命令,打算派徐昭去往闵州平乱。陈皎前往官署,把崔珏逮过来问了一嘴,她提起余奉桢,说是他举荐她去闵州治乱的。

崔珏有些诧异,回答道:“我没提过九娘子,只同他提过徐昭。”

陈皎不痛快道:“那老儿何故把我举荐过去?”又道,“我爹还以为我跟他走得近呢,搞得我莫名其妙。”

崔珏没有吭声。

陈皎又问:“你何故想让我去闵州,是看我不顺眼,发配边疆?”

崔珏摆手道:“不敢不敢。”

陈皎阴阳怪气道:“我看你就是记仇。”

崔珏不敢跟她对视,上回被她引诱,差点把持不住,那人于他来说就跟老虎一般,招惹不得。

“我是想着,现在州内的清理有吴都官领头去做,且清理需得花大量精力,短时内是完不成的。

“如今闵州那边不得不派兵,平乱之后总得差人过去治理,九娘子行事杀伐决断,处理闵州乱象应能得心应手,无疑是最佳人选。

“现在看来,余簿曹心如明镜,早一步举荐了你,可见九娘子的办事能力是有目共睹,绝非崔某插手促成,还请九娘子明鉴。”

陈皎歪着脑袋瞅他,许久都没有说话。崔珏眼观鼻鼻观心,正襟危坐。

也不知过了多久,陈皎才问:“爹除了派徐昭去闵州,还会派谁领兵?”

崔珏推测道:“应会派沈兵曹。”

兵曹从事沈乾敏五十多岁,是陈恩的心腹,让他带兵过去陈恩放心,毕竟计划带两千兵前往闵州,如果把这些兵交给徐昭,他肯定不放心。

如崔珏所言那般,陈恩确实派沈乾敏领兵过去,徐昭打辅助。

原本备粮草让他们早些出发,陈皎却鸡贼,深知去闵州是铁板钉钉,索性劝陈恩慢着点过去平乱。

陈恩似有不解,问道:“我儿有何见解?”

陈皎应道:“闵州连连起民乱,是朝廷之责,他们自己处理不好,把锅甩到惠州头上担责,哪能这般由着他们欺负?”

陈恩点头,“是这个道理。”

陈皎:“爹仔细想想,平乱和治理谁更重要?”

陈恩:“这还用说,当然是治理更重要,只要我惠州发兵过去镇压后,就绝不允许当地再生祸乱。”

陈皎拍大腿道:“就是这个道理,爹你再想想,那些乱民起兵后首先杀的是哪些人?”

陈恩愣了愣,“官绅?富商?劫富济贫?”

陈皎:“你再回头看咱们惠州,那些官绅好不好打理?”

陈恩没有说话了。

陈皎继续道:“依我之见,既然那边生出乱子来,就让他们乱得更彻底一点,把那些官绅都杀得差不多了再过去,治理百姓总比治理官绅容易,爹你说是吗?”

经她这一提,陈恩的格局打开了,反正已经乱了,不听话的统统杀掉就好了,可比惠州境内治理官绅容易多了。这边若一个不慎,还得捅到朝廷里去,那边随便杀,反正都乱。

陈恩越想越觉得有道理,指了指她道:“还得是你这脑袋瓜受用。”

陈皎笑,经过这两年的权力洗礼,她早就变得铁血无情,事事盘算利益,衡量益处,真真是近墨者黑。

借着闵州生乱,她向便宜爹提出一个要求,需要借一百兵做护卫队,毕竟她干的事是跟当地百姓接触,乱民是没法区分的。

陈恩权衡一番,允了,愿意拨一百兵给她差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