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3(1 / 2)

加入书签

陈皎咧嘴笑了,想从他手里拐几个年轻人,试探问:“方老爷子从官数十载,不知你手里可有合适的人选举荐与我用?”顿了顿,“得要不怕得罪人的那种,毕竟我干的事不讨好。”

方月笙愣了愣,问道:“九娘子想要哪种人?”

陈皎严肃道:“品行端正的,不怕事的,盼着惠州能图强变好的,体恤百姓愿意为他们操劳的,愿意下基层干实事,脾气坏点都没关系。”

她一口气说了许多。

方月笙耐心听她念叨,问道:“州府里发放的求贤令,是出自谁的手笔?”

提及这茬儿,陈皎又打开了话匣子,讲起科举制雏形,得到了方月笙的推崇。

方家有人在朝廷里为官,知晓上层是什么情形,而求贤令一旦能完善,将会打破世族垄断高官把控朝政的局面。

此举于世家来说不是好事,可是对国家和底层士子是好事,会涌进更多的人才竞争,有了竞争才会图强。

一老一少就目前惠州的局面唠了许久,方月笙也会说自己的见解,陈皎皆认真听。

这次的谈话对方月笙的影响极大,之后他考虑了许久,做出了一个决定,打算让方孝宣跟陈皎做事。

方孝宣诧异不已,方世宏也吃惊,无法理解老父亲为什么会做下这等决定。

方月笙显然经过深思熟虑的,慈爱地看着方孝 宣,说道:“阿齐日后跟着陈九娘做事,会学到很多东西,能助益你的前程。”

方孝宣不解道:“大父不是想让孙儿等机会进朝廷吗?”

方月笙摇头,说道:“我改变主意了,朝廷里有方家人,不缺你一个。”

方孝宣:“???”

方世宏皱眉道:“儿实在弄不明白爹此举究竟是为何。”又道,“陈九娘清查官绅,干的尽是得罪人的差事,爹把阿齐送到她那里,可曾想过后果?”

方月笙不答反问:“三郎觉得陈九娘行事手段如何?”

方世宏客观道:“有勇有谋,比陈贤树兄弟俩靠谱。”

方月笙:“她的品行呢?”

方世宏:“格局大,心怀百姓,亦正亦邪。”

方月笙继续问:“朝廷里现如今江河日下,我们方家总得为后路筹谋,倘若有朝一日朝廷败了,方家的后路又在何处?”

“这……”

方世宏答不出话来。

方月笙看向方孝宣道:“我们方家的退路在阿齐身上。”

方孝宣诧异道:“大父?”

方月笙摸摸他的头,语重心长道:“大父已经老了,可是阿齐还年轻,方家的兴衰荣辱全寄托在你们这些后辈身上。

“我不能把鸡蛋全砸进一个篮子里,倘若朝廷败了,方家得自救。

“阿齐跟着陈九娘学本事,若能进州府则更好,不能进也没什么。只要把你放出去,日后方家在朝廷里出了事,陈九娘那里便是我们的退路。若是州府出了岔子,朝廷就是我们的救星。

“阿齐明白大父的意思了吗?方家身处洪流之中,若要保住满门性命,必须提早布局筹谋。

“现如今的朝廷腐败不堪,迟早会生乱,我们在地方上稳住,便是给你四叔他们一条退路。倘若你在州府惹了事,他们也可借助朝廷里的人脉保你。

“不仅如此,方家要同时把控朝廷和州府里的讯息,有什么风吹草动,你也能及时提醒陈九娘避祸。

“如果她真有本事把惠州图强,便证明她是一个明主,方家自然愿意大力扶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