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3(1 / 2)

加入书签

看着账簿上追缴回来的税收,商人敏锐的嗅觉让他在心中默默算了一笔账。

倘若惠州八十七个县都能从士绅手里追回挂名田地的税收,那府库得进账多少粮食啊?

不仅如此,如果把惠州地方衙门从头到尾都犁一遍,那得查抄多少钱银回来?

陈恩的眼睛贼亮贼亮的,因为他想起了余奉桢的话,陈九娘就是一棵摇钱树。

如果魏县被翻了一遍还能保持地方上的太平安稳,便意味着她的办法是可以执行的。

区区一个王家算个鸟,谁敢拦着他发财,全家杀光光!

陈恩仿佛发现了一条赚大钱的捷径!

不过他到底拉不下老脸,决定先冷陈皎几天。

在这期间,陈恩打算派余奉桢走一趟魏县进行实地考察。陈贤树也掺和了进去,请求一并前往。

陈恩准允了。

二人离府的消息由门房马冲传了来。陈皎躺在床上,接连几天都呼呼大睡,对外展现出颓然的样子。

马春走到屏风前,压低声音道:“小娘子,我阿兄传信来说,大郎君跟余簿曹去魏县了。”

陈皎翻了个身,问:“什么时候的事?”

马春:“今儿早上。”又道,“奴婢猜测,应是去考察魏县情形。”

陈皎眼珠子转了转,“无妨,有吴应中在那儿,出不了岔子。”

马春:“那你还躺呐?这都好几日没出门了,若实在不痛快,便出去散散心也好。”

陈皎:“你不管,在我爹没来哄我之前,我就要躺着。”

马春:“那奴婢去给你做好吃的。”

陈皎:“甚好。”

她日日在府里躺尸的情形也由马冲传到了崔珏那里。胡宴等人剿匪有功,还等着赏军功呢。

徐昭私下同崔珏议起父女互扇耳光的事,吃不准道:“倘若淮安王真要处罚九娘子,那该如何是好?”

崔珏独自对弈,落下一粒白子,说道:“不管怎么说,陈九娘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只要有余奉桢,淮安王就不会头脑发昏。”

徐昭:“话虽如此,可是郑家跟她有过节,且郑氏又是官绅,自然见不得陈九娘打压官绅。

“今日打压了王家,说不定明日就打压起郑家,那郑章心中肯定不满。”

崔珏淡淡道:“这会子余奉桢和陈贤树不是已经去了魏县吗?”

徐昭:“应是去考察。”

崔珏:“郑家是明面上的敌人,并不可怕,得提防二房的人。

“陈贤树看着无害,实则城府极深,且又甚得淮安王宠信。俗话说咬人的狗不叫,这样的人才更要防范。”

徐昭点头,忧心忡忡道:“这么一看,陈九娘往后的路,还艰难着呢。”

崔珏欣慰道:“不管怎么说,也算是开了个好头。”

徐昭:“我就害怕士绅的篓子……”

崔珏打断道:“淮安王是商人,他不是世家子弟,也不是官绅出身,他仅仅只是个商人,商人最看重的是什么?”

徐昭:“商人重利。”

崔珏:“官绅的那套用到他身上不管用,若不然他何故提防郑家,嫌他们的手伸得太长,管得太宽?”

徐昭似乎这才悟明白了,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