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9(2 / 2)

加入书签

村庄的水稻绿油油的,微风拂过,满目青青。

对于老百姓来说,土地尤为重要。哪怕过了几千年,农业仍旧是华国的根儿。

陈皎头戴幕篱,手持麈尾扇,行走在田埂上,听着蝉鸣声声,感受着夏天的热烈。

途中遇到村民,马春上前询问,那村民给他们指路。一行人走进不远处的竹林,穿过竹林便是村庄。

林中的鸡受到惊吓,咯咯叫着跑走,村头有稚童看到他们,用好奇又胆怯的眼神窥探。

陈皎原想问他,那稚童撒丫子跑了。

马春失笑。

几人去到刘家,家里头只有一个老媪。她衣着褴褛,衣裳上打着好几个补丁,耳朵也背。

马春大声说话,老媪去隔壁把邻里唤来,是一位年轻的妇人。

那妇人背着几个月大的娃,在家中织布,现下家里头的男人下地除草去了,老媪把她叫过来也说不清楚缘由。

妇人特别警惕,但见马春和颜悦色,才稍稍放心了些。

陈皎说明来意。

妇人好奇上下打量她,看衣着考究,人也生得俊。再看边上的随从,个个魁梧健壮,暗暗猜测一番。

马春见她一直盯着陈皎看,介绍道:“这是我们九娘子,陈九娘。”

听到陈九娘,那妇人的眼睛一下子亮了,泛着光,脱口道:“陈九娘啊,我听说过!”

似觉难以置信,那妇人把陈皎看了又看,缺根筋道:“村里人说陈九娘虎背熊腰,脾气暴烈,能止小儿夜啼,比那夜叉还凶悍哩!”

陈皎:“……”

身侧的徐昭等人全都哄堂大笑。

第37章 陈九娘灭士绅

那妇人快言快语,见他们失笑,这才后知后觉意识到不妥,忙尴尬道:“我说错话了,九娘子切莫往心里去。”

陈皎撇嘴,问:“你们村里就是这么传我的?”

妇人连连摆手,“没有!没有!”

马春笑道:“这位娘子可要瞧仔细了,咱们九娘子可生得虎背熊腰?”

妇人应道:“窈窕着呢,好看!”顿了顿,“不知哪个挨刀的乱传,九娘子生得这般俊,定是他们嫉妒!”

人们打趣了几句,才说起正题,妇人当即唤自家大娃去喊刘家夫妇。

刘老婆子把他们请进院子,找方凳供坐。她耳朵背,也听不清楚他们说些什么,妇人在一旁给她讲。

那妇人姓赵,排行老三,人称赵三娘。陈皎问起刘家田地被霸占一事,赵三娘说她也晓得,骂骂咧咧道:“上头那群狗官……”

想起陈皎他们的身份,连忙改口,打自己一嘴巴,不好意思道:“瞧我这张嘴,说话没个分寸,让九娘子见笑了。”

陈皎道:“上头确实是狗官,我也听说王家霸占刘家田地的事了。”

赵三娘忙问:“你知道啊?”

陈皎点头,回道:“这才下来问问。”

赵三娘当即打开话匣子,同她八卦起刘家田地被霸占一事。

原是四年前的一场大旱导致刘家没扛得过去,到王家借粮被坑了。

当时王家借粮给他们,契约写着次年还粮,说好滚一倍的利,结果那契约上翻了三翻。

刘家吃亏在不识字上,原本各执一份契约,自家那份被王家找借口扣下了。

他们想着王家德高望重,不至于那般不讲理,再加之到处都缺粮,借粮尤为艰难,便应承了条件。

哪曾想次年仍是干旱,王家上门讨粮,刘家拿不出东西来。当时王家也未为难,而是愿意再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