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2(2 / 2)

加入书签

士农工商,老祖宗是有先见之明的,唯利是图的商人,怎么能让他拿到权力呢?

王家怂恿两个村来衙门闹,结果变成了百姓之间的骂战。

陈皎并不想跟他们发生冲突,特地让吴应中写了一份文书盖下衙门的公章差人递给同田村的百姓,表示衙门会出资修路,让他们回去等候消息。

起初村民们还不信,后来请会识字的郎君念过后,皆放下心来。

他们没有再继续闹腾下去的理由,陆续散了,只留红堂村的村民骂骂咧咧。

因有差役阻拦,一些顽劣的百姓把村民当跳梁小丑逗弄,各种谩骂讥讽极其刺耳。

崔珏找人去问同田村的村民,李士永塞了钱银,那村民得了好处,提起王家。

李士永回来复命,说道:“王家贼心不死,煽动两村村民前来闹事,当该把他们抓起来。”

崔珏心中好奇,好端端的,王家来掺和什么?

稍后陈皎过来,衙门口总算清净了,崔珏同她说起王家的作为,她诧异不已,困惑道:“我不是没找茬了吗,他们何故落井下石?”

崔珏也不解,按说查薛良岳跟他们没什么牵扯,为何要来触霉头呢?

陈皎想不明白,崔珏也百思不得其解。

傍晚徐昭从外头归来,他带兵去查封薛家,结果那老小子早就带家眷跑了。

崔珏推测他应该避到了隔壁郡,徐昭皱眉道:“惠州十郡八十七县,他若跑了出去,可不好找。”

崔珏:“我书信到州府,请主公下通缉令,全州缉捕。”

徐昭点头,啐道:“那老小子狡猾得很,来无影去无踪的,着实不好擒拿。”

崔珏背着手来回踱步,问:“所有出去的路口可都封锁了?”

徐昭:“封了。”

崔珏“嗯”了一声,把薛良岳潜逃的消息告知陈皎他们。

吴应中认为他肯定跑到隔壁郡了,陈皎则对法华寺蠢蠢欲动,因为薛良岳黑白两道通吃,只怕那帮山匪跟他是有关联的。

她想要冒一次险,以身做饵,把薛良岳引出来,或者是引山匪出来。

这举动委实冒险,稍有不慎就会落得个身首异处。

崔珏皱眉道:“你若出了岔子,我们只怕都别想回去了。”

徐昭也道:“刀剑无眼,更何况九娘子也曾见过那帮山匪的凶恶,万一运气不好,可不是闹着玩的。”

吴应中:“九娘子且三思,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断不可冒进。”

面对他们的劝说,陈皎不为所动,严肃道:“我在魏县早就成为众矢之的,想来当地士绅和薛良岳恨我到骨子里,现在那家伙跑了,我必当把他引出来,他若晓得我去法华寺,肯定会有举动,我们正好可以一网打尽。”

徐昭:“想法是不错的,但施行起来可不容易。”

陈皎自信道:“现下胡宴他们也在法华寺,我带兵过去与他们汇合,正好处理法华寺的和尚。

“城里就交给吴主记和崔别驾镇守,我和徐都尉走这趟,如果路上没遇到薛良岳,那法华寺定是避不开的。”

她行事素来有主见,只要是定下来的,便极其固执,无论他们怎么劝说,执意冒这场险。

几人劝说不过,崔珏不放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