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3(2 / 2)

加入书签

听到这话,陈恩接过书信,打开细看。上头落下不少姓名,对陈九娘的控告整整两页。

什么刨王家祖坟打伤家丁,收受贿赂草菅人命,恶意找茬,带兵围堵钟家激起民愤,引发村民动乱等等。

洋洋洒洒写了两大篇,看得人血压飙升。

那王震凤擅写文书,对陈皎口诛笔伐,罄竹难书。

刨坟打伤家丁是有,但不是刨祖坟;收受贿赂是有,但不是草菅人命;围堵钟家是有,但绝不是恶意找茬。

他用词刁钻,专门挑能激起情绪的话语来表达陈九娘在魏县的种种,逼得士绅们叫苦不迭。

陈恩一时挺无语,现在崔珏在魏县,他绝不信魏县会出篓子,但士绅们联名上书,定然不是空穴来风。

陈恩深知士绅在地方上的重要性,面色阴沉,不知在思考什么。

郑章忧国忧民道:“九娘在魏县着实嚣张了些,倘若她什么都没有做,当地士绅应不至于跟她过不去,还请主公明鉴。”

陈恩没有说话,只把书信递给余奉桢看。他看过之后,微微蹙眉道:“前些日崔别驾才去魏县,倘若真闹出事端来,定不会坐视不理。”

陈恩点头,“云观所言甚是。”

余奉桢表字云观,性情沉稳,遇事素来稳重,看向郑章道:“这份联名书信是什么时候送来的?”

郑章回道:“今日一早。”

余奉桢捋胡子,“眼下崔别驾也在魏县,倘若真像信上所言,只怕早就回信了。”

陈恩说道:“文允没有音信。”顿了顿,“不过能让士绅们联名上书,可见九娘做事过分了些,上头说什么刨祖坟,她跑去刨人家的祖坟做什么?”

郑章接茬儿道:“不管怎么说,刨祖坟一事确实欠妥,王家不满生怨也在情理之中。”

陈恩缓缓起身,背着手来回走动,很想掰开陈九娘的脑袋瓜子看看到底都装了些什么。

好端端的,她去招惹士绅作甚?甚至还引发村民怨愤,真是吃饱了撑着。

室内一时变得寂静下来,过了许久,郑章才打破沉寂,严肃道:“主公切不可放任九娘不管,倘若她不知分寸激起民变,后果不堪设想。”

余奉桢也道:“郑治中所言甚是,闵州起义便是前车之鉴,若魏县闹将起来,劳民伤财,实在没有必要。”

陈恩顿身看向他,怎么都想不明白陈九娘把士绅给招惹了。他沉默了半晌,才道:“我心里头有数。”

郑章抱怨道:“主公就是太过纵容九娘了,她说去种地,只怕是打着敛财的幌子……”

话还未说完,陈恩就打断道:“休要胡乱揣测,她若能敛财,也是给我淮安王敛,难不成还能进她自己的腰包?”

郑章闭嘴。

陈恩继续道:“魏县山匪为患,这阵子没听到山匪猖狂的消息,可见派兵起到了震慑作用。”

郑章:“话虽如此,可地方不稳始终是大患,现在当地士绅已经给州府敲响警钟,主公若视若无睹,恐引发民变啊。到那时,带去的一百兵又有何用处?”

陈恩没有吭声。

郑章继续道:“忠言逆耳,恳请主公重视士绅们呈上来的书信,把九娘召回来,勿要再生事端了。”

余奉桢也怕捅出篓子,赞许道:“郑治中言之有理,不管九娘子去魏县做什么,地方安定始终是底线。

“如今听说郑县令落狱,行政皆握在她手中,倘若崔别驾劝不住,恐无法收场,还请主公三思而行。”

两人好一番劝说,都害怕陈皎引起地方上的动乱,因为不管什么原因引发的变故,派兵镇压都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

郑章想打压陈九娘,余奉桢管钱粮,舍不得派兵烧钱,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