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8(2 / 2)

加入书签

那个便宜爹教会她什么叫黑吃黑,而她,则会让他领教什么叫以下犯上。

字面上的那种。

以下,犯上。

第26章 陈九娘刨坟

仅仅两三日,吴应中就把牢里的烂账清理干净了。

接下来他又开始翻阅近年来已经结案的记录,但凡有疑点的,皆扒出来重审。

去年时疫州府里下放得有钱银补贴,陈皎从账册里发现可疑之处,也一并丢给他复查。

不仅如此,百姓听闻父母官被查,有不服气的老百姓壮大胆子二次上告。

一家姓何的夫妻原是在东街那边靠卖豆腐为生,前两年何大郎生了一场重病,为治病把家底掏空了。

当时他们的闺女何月年仅十四岁,主动去往士绅王家做丫鬟,签的是活契。

那何月在王家当差半年,每月都有五百钱月例,帮家里头渡过难关。

起初何家夫妇还能见一见女儿,哪晓得后来怎么都见不着人了。

王家月例照给,却总找理由搪塞,何大郎不禁生疑,数次交涉无果,便告到了衙门。

结果王家竟然说何月自己跟外男私奔跑了,他们也不知情形,可把何大郎气得半死。

好好的一个闺女,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郑县令把事情压了下来,草草结案。何大郎悔不当初,曾私下里偷偷打探,却无女儿踪迹。

现在得知郑县令被清查,夫妻俩又一次前往衙门,恳请上头主持公道。

也该他们运气好,恰逢陈皎外出碰见二人求助,便随口问了一嘴。

夫妻说起闺女的情形,何大郎连连抹泪,陈皎吩咐道:“把二人领到吴主记那儿去。”

马春应是,当即差人把他们带给吴应中。

这还是第一个牵连到士绅的案子,鉴于陈皎想搞士绅群体,吴应中对何家的情形特别上心。

事情是前年发生的,吴应中翻阅档案,确实发现了不少疑点。

傍晚陈皎回来,吴应中就何家的事一番讨论。

陈皎看过档案后,觉得何家闺女多半遇难了,说道:“一个才十四五岁的女郎,凭白无故没有了踪迹,且她平日跟家中关系尚可,断然没有理由私奔。”

吴应中捋胡子,“明日差人走一趟王家,查问个清楚。”

陈皎点头,“此案疑点重重,确实值得推敲。”

二人又说起这些日郑县令手下判的糊涂案,吴应中说他嘴巴硬得很,怎么都撬不开。

陈皎轻哼一声,“他承不承认已经不重要了,你只需把一笔笔账清算出来。”

吴应中忽地说道:“只怕县里的士绅和薛家坐不住了。”

陈皎:“坐不住才好。”顿了顿,“越是在这个时候,就越要谨慎行事。”

说罢看向他,“让胡宴他们继续蹲守,都给我沉住气,我就不信摸不到大鱼。”

她怀疑魏县的山匪跟当地的官绅有牵连,当初才来时被进犯,哪有那么巧合的事?

翌日李士永受了差遣,带着王学华和于二毛去往何家了解王士绅那边的情况。

夫妻把三人请进院子,备上茶水招待,李士永坐到方凳上,问:“你们家的何小娘子是在王家做什么活计?”

何大郎答道:“她是内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