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4(1 / 2)

加入书签

睦。”

胡宴点头。

陈皎:“他们既然想来打听,我便给他们空子钻。”

说罢朝三人招手,他们围拢上前,陈皎细叙一番,听得王学华眼睛贼亮。

这不,黄五郎贿赂给二人的钱银陈皎并未取,而是让他们自己收着,算是辛苦钱。

王学华难掩欢喜,试探问:“这样会不会坏了九娘子定下的规矩?”

陈皎爽利道:“我许给你的,不算。”

王学华嘿嘿的笑。

陈皎给他们画大饼道:“只要你们别给我惹是生非,我总不会亏待大家白跑魏县一趟。”

王学华连连点头,拍马屁道:“九娘子只要不割我们的鸡又鸟,上刀山下火海我王老二都不怕!”

陈皎失笑,胡宴一巴掌拍到他的脑门上,训斥道:“休得粗鲁!”

王学华忙缩了缩脖子,陈皎又同他们细说了一阵儿才作罢。

稍后待他们离开,李士永非常圆滑,把得来的贿赂均分给胡宴孝敬他吃酒。

胡宴倒也没有推托,理直气壮受下了。

李士永涎着脸道:“多亏胡伯长的提携,我们哥俩才有在九娘子跟前露脸的机会。”

胡宴把碎银装进袖袋里,“你俩只要把差事办好了,日后总少不了拿好处。”

李士永连连点头,“胡伯长说得是。”顿了顿,“我原以为九娘子不好说话,不曾想倒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完全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应付。”

胡宴:“这得看小祖宗的心情好不好,若是较真儿的时候,路边的狗都会被她踹两脚。”

王学华忍不住道:“若是她心情好了,那咱们这帮兄弟是不是都能发大财?”

胡宴不客气拍他的脑门,“出息!”

三人的举动被过来的马春看到了,胡宴连忙招呼二人离开。马春进屋同陈皎八卦,调侃胡宴他们分赃。

陈皎不以为意,说道:“打个巴掌给个枣,总要给点甜头尝尝。”

吴应中也道:“那帮武夫,若要让他们卖力,光靠规矩是不行的。若是不受管束时,跟土匪强盗没什么区别,甚至更甚。”

陈皎:“看来吴主记对官兵很有感触。”

吴应中是文人,骨子里对粗俗武夫还是带有偏见,点评道:“一群武夫罢了,空有蛮力而无头脑,跟他们是说不清的。”

陈皎头脑灵活,知道怎么驭人。现在她让李士永他们放信出去,说她想在魏县捞钱找补贴。

这消息传进郑县令耳朵里,当即差人去约薛良岳。

那薛良岳五十出头的年纪,一张方脸,眉骨处有一块刀疤,身材高大魁梧,面貌也英气。

据说他年轻时在北方闯荡,曾当过兵,后来逃难到南方,辗转回魏县开客栈,经过二十年的苦心经营,成为当地有名的富商。

郑县令五年前调到这儿来任职,薛良岳上下打点,帮了不少忙。

要知道郑县令刚来时,衙门是亏空的,多亏薛良岳伸出援手,郑县令才走出困境。

二人约在别院商事。

暮春三月,群莺乱飞。

薛良岳酷爱玉兰,院里种了不少玉兰树。从窗棂往外看去,墙角的玉兰便是一处雅致的窗景。

室内的二人盘腿坐于炕案上,郑县令一袭便服,望着外头的院墙,说道:“陈九娘此行,胃口倒不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