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1(1 / 2)

加入书签

?就?不得不收拢起来?了?。

倭国人放宽码头禁令之?后,附近的人比以前多了?许多。再加上各地想方设法涌进租界的难民,治安日?渐堪忧。不是李德三这样的熟面孔,很难在这种地方吃得开。

为了?上这班船,他交接班之?后没有休息,抱着包袱便跟着春妮到了?码头。

这会儿?船只驶出吴江口,全力开动马达,甲板上的蒸汽烟囱白雾喷吐,三个小伙子全是头一回出海,看?什么都新鲜,没过一会儿?,全都兴奋得绕着大船来?回跑圈嗷嗷叫。

春妮都不懂他们兴奋个什么劲。江浦码头上那些每天排队等待进关的蒸汽船不是船?看?得还不够咋地?

还是那些那水手们见识多,笑道:“生瓜蛋子,刚到海第?一天,看?着天上地下敞亮,叫他在这上边呆满两个月试试。到时候给他块金子都留不住。”

不过,相比于回来?时的波折不断,春妮的这趟押船足可称得上风平浪静,一帆风顺。

易家的船队分为短线,中线和长线三种路线。短线只是来?往于羊城和港城之?间,中线一般是到丰州,长线嘛,就?是到海城了?。

线路不同?,船队靠港的地点也不同?。因?为路途遥远,海城他们一般一个月最多只来?两趟,装哪家的货,在出发前就?定好?。为确保行程安全,如无意?外,中途直接越过从?粤西到海西和温南这段最危险的航程,只在羊城和丰州各停靠一次,其后便直入港城。

为了?这次的远航,蒸汽船轻装简行,去掉了?拖在后边的驳船,再开足两千马力。三个男孩子出发之?前,不知道该说是期待,还是恐惧的海匪们几乎没有几个追得上这样全力航行的大船。

只有一回在治平的时候,船被人拦了?下来?。老水头在船头上跟对面的人对了?几句切口,他们便让开了?路,直接坠在后边,跟到丰州,看?见大船入港,才调转船头离开。

老水头说,他们大东家跟对面的谈好?过交易,要保他们这段路的安全。

路过治平之?后,也有几条船远远坠着大船跟过他们,易老板让管事的点了?几个炮仗扔出去,就?把人吓跑了?。

这些连家伙都不敢亮的小蟊贼让三个男孩子们大呼不过瘾,转而又兴致盎然地缠着爱讲古的老水手们说了?不少故事。

在蔚蓝色的大海中航行到第?七天,大船于当天傍晚抵达了?港城的格罗妮海港。

码头边蒸汽如烟柱般吞吐,大小船只错落有序地穿梭来?回,不论日?夜,永远一片繁忙。这个时代还没有机械吊臂和集装箱,打着赤膊的力夫们如工蚁般在大船中出进,嘴里时不时吆喝着听不懂的调子。

格罗妮海港是英国人在港城主持修建的第?一座深水海港,这里背靠华国海疆,地势优越,又经过七八十年的发展,这座优质海港码头岸边已经初具世界大港的风范。

再远一点的军用?港口,穿着白色水手服的英国士兵们排成?一条白线,登上了?漆着蓝白条纹的巨型军舰。

现在港城的英方政府有不少华国人雇员,但像海关这样油水丰足的冲关要地还是以英国人为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