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7(2 / 2)

加入书签

方校长甩出个重磅消息:“高大海把玩具厂的股份卖了。”

“什么?他疯啦?柯莱恩警长抢都抢不来的好?东西,他说卖就卖了?”

方校长就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呢?我?也劝过他。他说,他家里人多,原本以?为工部局引进?越南米不会这么快,想赶着外国米进?来前先再捞一笔。人哪,还是不能太贪。高大海是面粉囤多了,资金周转不过来,那边要债的人天天去他家堵门,还有人绑了他儿子逼他还债。咱们工厂的股份最好?出手,他只能卖了股份先救急。”

“怎么这么快就到了这一步……”春妮半晌回不过神。

她知道高大海卖房子的消息,还曾想借机买回自家工厂的股份。可人家也不傻,当然?没答应。她离开海城前,对方每天还押着粮车,带着帮闲在她摊子前点卤鸡爪吃,这么牛气的人,突然?就不行了。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他高大海楼塌没塌,春妮不知道。但短短数个月,一个人人生可以?这样大起大落,这让她有一种置身于滑稽戏的幻梦感。

方校长叹道:“这海城啊,装着多少人的淘金梦,就让多少人梦断魂消。”

“那我?们的新股东是什么人?”半晌,春妮才?想起来问。

第104章 104 股权

高大海原本?拥有工厂一半的股份, 他?将这部分股份拆分,卖给了三个人。

一个姓赵,叫赵发财, 同样是个粮商。高大海用10%的股份抵了他?在赵发财手里借的帐。另一个叫何意升, 是个船商,高大海用5%的股份同样抵了欠款。最后一个叫连德江,干什么?的不清楚,他?包揽了高大海手里剩下35%的股份。三名股东中,连德江全程派手下跟高大海签的合同,整个人都没露过面,是股东中最神秘的一位。

按道理说?, 学校不该对自己的股东一无所知。因为?在合同签订之初,学校为?防此类事件发生, 就曾在合约上规定?得清清楚楚,无论哪一方卖股份,都要?经过对方的同意,不准私底下转卖。但那时候高大海儿子都要?给人杀了, 学校总不能死?盯着这条条款不放,真?眼看一条人命去死?吧。

方校长说?:“也是两件事都这么?巧, 赶到一起去了。你前头转走帐上的钱,高大海后头就说?要?卖股份。你说?,要?是帐上留着哪怕一分钱, 我怎么?说?都会再买点?股份回来。真?是时也,命也。”

春妮没作声, 那个时候根本?没有如果。即使她有信心能够搞好工厂,可有时候时局崩坏起来,不是个人能力能够解决。

战前海城那么?多蒸蒸日上的民族企业, 说?倒不也是一瞬间的事?以后的事,谁说?得准?

就连先?施这样日进斗金的大商场,还不是说?毁就毁,差点?被倭国人的战机炸成废墟?

换句话说?,工厂的前途是未定?的,可她手里的机油百分之一万是会涨的。即使当时让她再选一次,她毫无疑问,也会选择先?囤货。

对校方来说?,股权分散其实是好事。

但高大海给学校投资以来,从来不在工厂经营上多插一句话,有了困难去找他?,他?多半也会帮忙,完全是所有厂方梦寐以求的天使投资人。而且他?在道上名声一直很好,由他?拿着这一半股权,包括春妮在内都很放心。

现在新换的这三位投资人,其他?两位不知道,那位赵发财赵老板见天就要?来学校转一圈,对学校和工厂指指点?点?不消停。

这倒罢了,据几位老师反映,这几天,赵老板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