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8(2 / 2)

加入书签

这些没烧尽的,捡来的煤球在北方叫半拉煤,大部分都是?这些不怕死?的人自?用, 但有?时也有?一小部分会卖给?别人。

因为煤炭不方便运输,一般他们都是?先?找好?买主, 捡完之后就近约定个地?点将煤球卖掉。

听完二丫的话,春妮觉得可以一试。

反正她没时间,也没精力亲自?去捡煤球, 完全可以像她的前辈那样,跟人约好?, 等别人捡得差不多后,谈好?价钱,自?己?找辆车去拉就行了。

最最要紧的是?, 倭国把持了海城所有?的煤炭市场,将之收缴全部充作?军用。如今只有?少部分倭商取得倭军许可,可以将其中极少一部分贩给?海城普通居民,再没有?别的途径获取煤炭,这导致海城煤价跟米价一样节节攀升,每公斤市价上涨到两毛以上,两斤煤几乎可以买一斤面粉。

春妮就是?因为煤价太贵,奢望重开水运之后价钱会降下来,才一直拖着没有?储煤。然后,她拖着拖着,煤价由一公斤一毛八涨到了两毛一。

现在小吃摊有?三眼煤球炉子日夜不熄,一眼炉子一天少说?消耗三斤煤,一个冬下来,没有?一吨煤打底,她的这三眼炉子休想安安稳稳地?过完冬天。

一吨煤一百多块呢,把春妮上回卖药得的一百块填进去,都不够她买煤的!

煤炭价钱如果不稳定下来,的确会是?大问题。

有?了夏风萍的提醒,春妮甚至在考虑,有?机会的话,自?己?是?不是?也往空间里储点煤比较好??

大胖他们家住的地?方离那座火车站不远,第二天来上学,两个孩子就把价钱,品相,出?货量,交易地?点都给?她打听清楚了。

春妮一听见价钱就拍了板:“一斤三分钱,这不跟白捡的差不多吗?我看这事?可以干!”

三分钱的半拉煤,若说?在战前,那绝对是?坑人。可现在有?了两毛多一斤的煤价对比,三分钱简直是?天使出?的价钱。

春妮要买半拉煤的消息让大胖妈知道,这妇人帮她找了位收煤人。双方约定好?,如果煤的品相没问题,春妮需要的量大,价钱还可以再议。

只是?他们的煤球是?散捡的,每次交易量最多一两百斤,需要她去多拉几趟。

春妮表示都没问题。

就是?那边路他们不熟,有?一段还要穿过倭国人的值勤路线,夏风萍说?什么都不让她一个人去,春妮只好?答应带上李德三。

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秋夜,春妮和李德三两个推着问学校借来的板车,躲躲闪闪地?跟从收煤人的指点,沿着那火车站绕个大圈子,三人躲着人走了个把小时,看见一个铁路交通灯,收煤人才说?“停下”。

几人在原地?等了会儿,有?零星几个背着筐子的半大小子过来,收煤人拿手掂掂筐子,一个一个给?说?出?个数量,最后跟春妮说?:“约四十三斤,把这次的帐先?清了吧。”

春妮半张了嘴:“不是?说?一两百斤吗?这个量不够吧?”岂止是?不够,简直是?差别大了!要是?回回来只有?这点量,她得来二三十回才凑得够一千斤的煤。何况半拉煤不够烧,一千斤绝对打不住。

收煤人就说?:“一两百斤是?平常的数,买家又不止你一个,你们几个分一分,就没有?那么多了。”

现在是?卖方市场,春妮不好?得罪她,每天出?多少货,能给?她多少,收煤人心里肯定有?数,偏干看这一路,都不提醒她一下。亏她还问学校借了那么大个板车,就收来这几斤煤,她一只手都能拎回去。

春妮把地?方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