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1(2 / 2)
二店开业后,把原属于一点客流分出去一些,一店的客流压力瞬间下降。
二店营业一段时间后,两家店的客流基本达到持平状态,当然一店因为占据了地理位置的优势,整体的客流还是比二店好些。
而现在,一店二店的客流量几乎都达到了一个小高峰,顾客络绎不绝。
孟箬巡视两家店的售卖情况时,偶然听见两位排队的顾客站在队伍中间说话。
“我是从申宝区过来的,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公交。”
“反正在家也闲得没事,就坐车过来了。”
“前两天刚来过一次,今天不光给我自己买,还要给我那些邻居带呢。”
“前天几个邻居看我手上拎着面包,也说想买,今天我就顺带帮她们带点。”
“我是之前去亲戚家做客,知道这个面包店的,看着这漂亮的包装袋觉得稀奇,然后尝了下面包味道也不错,就想着过来看看。”
……
孟箬没想到升级个包装,还能引来不少申安区之外的顾客,简直是意外之喜。
一店上申市日报前,客流主要还是来自于福宁镇,后来上报纸,名声打出去,就吸引不少福宁镇外的人过来,但也还是集中在申安区。
毕竟从别的区过来,要搭乘公交,为了买几个面包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不值当。
但现在她的面包店靠着不俗的口碑,竟然把申宝区的人都吸引来了。
看着生意爆棚的两家店,孟箬在想是不是要开始准备三店的事了。
三店肯定是不能再开在福宁街了,不仅福宁街,还要脱离福宁镇。
之前,她外出找二店铺面的时候,倒是有看中的一两个铺面,不仅在热闹的街区,位置也好。
上回她看铺面的时候还顺带问了租金,价钱也算是公道。
一个星期后,孟箬便定下了三店的铺面,在永安镇的主街区,永安街里头。
因为有一店二店的基础,三店的开业可以说是十分顺利。
装修、招聘、培训这些事她已经做得可谓轻车熟路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面包配送的事。
三店和二店一样,不设立单独的烘焙室,面包统一从一店的烘焙室出。
为此,她又在一店的烘焙室里加了一台大烤箱。
面包一烤好,就直接配送到三店。
三店离一店说远不远,说近不近。
配送肯定要借助代步工具,孟箬很快便想到了在马路上见过不止一次的三蹦子。
三蹦子体积不大,可以很便捷地在热闹的街区中穿梭,运输面包正正好。
确定好代步工具后,她又顺道招了一个配送人员。
一切问题解决,很快,三店正式开业。
三店开业,孟箬还是按照惯例搞了个为期三天的八八折新店开业活动。
因为三店是新店,孟箬怕这边容易出错,开业这段时间她主要还是待在三店这。
但,三店刚营业没几天,她便发现一个严峻的问题。
因为永安街这边也只有思甜烘焙坊一家面包店,所以三店一开业,生意就异常火爆,这就导致三店这边时常出现面包供应不足的情况。
导致排队的顾客站在原地空等,顾客一等久,自然就会有怨言。
孟箬在一旁看着也是干着急,心想,就这烤面包的效率肯定不行,便立即跟着配送人员回一店,准备让面包师傅加快速度。
结果到一店一看,面包师傅在烘焙室里忙得两脚不着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