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这个未来,一定姓袁,名树(1 / 2)
第154章 这个未来,一定姓袁,名树
七月底,袁树秘密返回雒阳,首先就去了良庄,见了程立。
这前后一个月的时间里,袁树以休养身体为由闭门谢客,一切事务交给卢植和程立处理,一心会正常运转,并没有出现什麽不好的事情。
毕竟此前袁树因为守孝三年而常常不出现在公开场合,一心会的事情也曾经长期由卢植丶程立等人代替处理,所以也没有人觉得奇怪,就当袁树是真的生病了。
只要袁树时不时的出现一下,让人们知道他还在,就足以稳定人心,就足以让一心会继续正常运转。
待到袁树终于赶回雒阳,程立的任务也圆满完成,于是,袁树按照约定,把自己和袁氏要做的事情都告诉了程立。
程立对此有些意外,但并没有太过于震惊。
他很快就接受了这个事实,然后开始询问袁树一些细节上的问题。
对于他的表现,袁树有些好奇。
「仲德,你对此并不感到意外吗?」
程立摇了摇头。
「倒也是觉得有些意外,但是一想到这是您要做的事情,便觉得不意外了,宦官如此倒行逆施,而您的心念如此忠纯,若是没有想做的事情,反而让人觉得疑惑。
我很早就想要彻底铲除宦官了,只是您一直以大局为重,我担心您有所顾虑,这才没有提出建议,现如今您终于愿意出手消灭宦官,在我看来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袁树对程立的淡定多少觉得有点惊讶。
因为程立家中并没有亲眷遭到宦官的迫害,对于党锢之祸,他本该是一个旁观的心态才对。
不过换一个角度来说,袁树也不觉得这很反常。
而且该说不说,袁树或多或少的也感觉到了整个一心会内部其实也充斥着对宦官乱政的憎恶。
从袁树最开始被宦官针对的时候开始,一心会内部就已经出现了要全灭宦官的声音,只是最开始这个声音比较小,只是少数人提出,大部分人还是相对冷静的。
但是近些时日,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大。
袁树分析过里头的原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宦官执行党锢政策的时候私心太重。
他们不仅追杀党人丶钩党,也对很多无辜之人下手迫害,夺取他们的财富,无形之间扩大了自己的敌人数量。
一心会当中直接牵扯到党锢之祸的人不多,包括荀攸在内的少数人并不占据主流,但是宦官们的扩大化处置方式就让很多原本对此并不关心的日子人也遭到了损害。
很多一心会员的族人丶友人遭到迫害,他们或多或少都对此感到愤怒。
当然,袁树也认为其中有着自己受到宦官针对的影响,使得一心会员们出现了同仇敌忾的情绪。
他的这些猜测当然是有道理的,且也是接近事实的。
但并不完全都是事实。
经由袁树给一心会灌入的集体意识的发酵,宦官针对袁树丶打击袁树丶坑害袁树,那在一心会成员们看来,就是在迫害他们这个整体,就是在损坏他们个人的切身利益。
从前,他们从未产生过超越家族血缘之外的集体意识,从来没有深刻的感受到这一点。
中古时期中国社会最根本的组织上限就是依靠血缘建立的家族,甚至中央集权的王朝本身也是一个超大型的家族,治国和治家用的是同一套宗法体系,没有超出这个上限的常规组织存在。
而袁树,是第一个采取学术丶思想化手段打破家族血缘的藩篱而创建了一个常规化组织的人。
这也就使得加入一心会的人们在这一基础上超越了家族血缘意识丶产生了超越这个时代的明确的组织集体意识。
他们对于这个组织的认同感与对于家族的认同感是一致的,甚至还隐隐有所超出。
他们这个整体里,绝大部分都是没有良好前途的人,绝大部分都是连太学都进不去的人。
他们大多不是官宦家庭出身,只是地方土豪的出身,不受重视,以后的就业面很窄,基本上就要过着一眼能看到头的日子直到永远。
要是一直留在老家没有见过世面,那他们还能忍受这样的未来,可偏偏他们见了世面,有了对比,就很容易产生对未来的向往。
而按照原本的生命轨迹,他们得不到这样的未来。
就好比十三太保,除了家境优越的四人之外,其馀九人出身都很一般,按照原先的命运轨迹,他们根本得不到上升空间,只能返回老家守着一亩三分地过日子。
然后在汉末大乱的烽烟之中苟延残喘丶灰飞烟灭。
就算他们预料不到汉末大乱,可一眼望到头的无聊未来也是可以预见的。
直到袁树的出现,改变了他们的未来。
是袁树的突然出现给了他们新的希望,是袁树的承诺和组织带着他们走上了不一样的舞台,给了他们不一样的信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