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7章 抛出鱼饵(2 / 2)

加入书签

林十三答:「这个嘛,我自有用处。侯爷不必细问。」

李庭竹道:「怎麽神神秘秘的?连我都不能说?」

林十三微微一笑:「侯爷,天机不可泄露啊。」

孙越迎了上来:「师父,我这差事办得可还成?两千两银子没花完,还剩下四百两。」

说完孙越将银票递给了林十三。

林十三收起银票,转头问一名管马厩的军士:「这几日滇马的腹泻之症彻底止住了吧?」

军士答:「自从用了您的法子,给它们灌白陶土水,它们便一日好过一日。如今已经彻底止了泻,恢复了体力。」

林十三满意的点了点头:「好。你给我把这批滇马喂养好了,过段时日我要派大用场。」

翌日清晨,北条浩二又来到了镇监府找到林十三,奉上了一迭银票:「林千户,武藤獾的人已经上了套,交了银子买走了情报。」

「这是三上阪虎的五千两和武藤獾的一万两。一共一万五千两,请您收好。」

诓骗倭寇购买假情报是有大把银子入帐的。

北条浩二是个生意人。林十三得给他一些甜头。

他从银票中抽出一张一千两和一张五百两面额的,递给了北条浩二:「你是贩卖假情报的具体经手人。这一千五百两是你的。」

北条浩二缩了缩手:「您能留我一命已经是厚待我了。我怎好再要您的银子?」

林十三却道:「这是倭寇送的银子,不要白不要。拿着就是。」

接下来的半个月,北条浩二陆续给林十三传来消息,浙江沿海的十多股实力很强的大倭寇,纷纷买下了假情报。一共得银九万两。

林十三从九万两中抽出五万两,还给了老爹林有牛。

又给了北条浩二九千两的分润。

剩下的全部给了张伯保管,作为锦衣卫在南京的办差经费。

万事俱备,要开始抛饵了。

三日之后,林十三雇佣了两千马夫,牵着五千匹滇马出了南京城。

这五千匹滇马中,有四千八百匹驮的都是塞满乾草的毡布袋。

另外两百匹滇马,驮着他刚刚买来的两千匹上等丝绸。

林十三让李庭竹派了两千浦子口营兵沿途护送,领着诺大的滇马队浩浩荡荡离开南京城。

在城门前,一个老头问一个中年人:「这是做什麽呢?这麽大一个马队,运这麽多的货物。还有这麽多兵马护送。」

中年人一摊手:「你问我,我问谁去。」

好巧不巧,这话被骑在马上的林十三听到了。

林十三笑道:「老人家,朝廷跟佛郎机人谈成了一笔价值几百万两的交易。我们这是去台州送货去呢!」

市井百姓的嘴又杂又碎。用不了多久,这个消息就会长上翅膀,传遍浙直。

林十三领着马队一路来到了浙江境内,在没有倭患的几个府县大肆招摇过市。

这几个府县中有不少倭寇奸细目睹了这一切,忙不迭的赶往沿海报信。

在金华府的一家客栈中,林十三秘密与徐渭接上了头。

林十三问:「戚部那边准备好了嘛?」

徐渭颔首:「戚部枕戈待旦,随时准备出击与浙江沿海的倭寇决战。可倭寇似乎还未有动作。」

林十三道:「这群狡猾的恶鱼,不吃到鱼饵是不会咬钩的。是时候把鱼饵放出去了。」

说完林十三展开了一张地图:「先登陆的那一千零散倭寇如今在何处?」

徐渭道:「就在台州府城附近三十里处。戚部为了大局没管这群王八蛋。他们可算撒了欢,在台州城附近烧杀抢掠了半个多月。」

林十三颔首:「唉。为了抗倭的全胜,要牺牲一百名无辜百姓了。」

徐渭颔首:「没办法。想要彻底肃清倭患,就要有人牺牲。我曾经想过,用一批秋后问斩的死囚犯将丝绸送到台州。」

「可是,我又怕死囚犯见了丝绸起歹心贪念.」

林十三将两千马夫召集了起来:「诸位,当下有一桩及其危险的事,需要一百人站出来。」

「有一批货物,需要向倭寇出没的台州运送。很有可能遇到倭寇。」

「你们应该知道平头百姓遇到倭寇的后果。」

「故,愿意办这趟差的,我每人给你们白银一百两。」

一百两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一辈子也赚不到的数字。

别说一百两白花花的现银了。普通百姓一年到头连一两贯铜钱都剩不下。

这一百两银子,足够他们改变自己的生活,买一些上好水田,做自给自足的自耕农。不必再给地主租子。

两千人里,当即站出来八百个不怕死的。

林十三道:「诸位,我再说一遍。运货去台州这趟差事,恐怕九死无生!你们确定要去嘛?」

一个马夫喊道:「只要您信守承诺,把一百两银子捎给我们的家人。我们愿往!」

林十三颔首:「好。不过我不需要这麽多人。只需要一百人。抽签吧!来啊,准备七百根长签,一百根短签。」

「凡是抽到短签的人,就去台州送货。」

抽签完毕,一百个马夫喜滋滋的拿到了短签。

林十三有些不忍看他们。

他宽慰自己:做大事,必须有一颗狠心。

他抬起头道:「凡是抽中短签的,留下姓名丶籍贯。十日内我会将一百两白银送到你们家人手中。」

「诸位,若遇到倭寇,你们千万不要舍命不舍财!滇马驮着的货物是朝廷的,命是你们自己的!」

「见到倭寇你们立马就跑。不要再管马和货。」

「就算你们跑了,这一百两我也照付不误。」

滇马计划的最后一步,是将驮着两千匹上等丝绸的马队故意暴露在一千多零散倭寇面前。

等倭寇吃下这枚诱饵,一定会确信买去的情报为真。

自古人为财死丶鸟为食亡。到那时,浙江沿海的大股倭寇一定会蜂蛹登陆。

戚家军便有了机会将其一股荡平,彻底肃清浙江沿海的倭患。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