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钦差 巡抚好双簧(2 / 2)
「哦对了,你们现在跟我去一趟巡抚衙门。」
粱伍德问:「敢问义父,去巡抚衙门做什麽?」
林十三怒道:「笑话!胡宗明让我的两个义子吃了这麽大亏。我总要还给他些颜色看看。」
「没错,他指使的那批人顺利逃出了城,没给咱们留下把柄。」
「可身为辽东巡抚,坐视鞑靼人进入辽阳城,抢掠一番后扬长而去。这是渎职!」
「我身为钦差,要不去骂他个狗血喷头,那我的脸该塞进裤裆里去了。」
粱伍德和吕行大受鼓舞。以为林十三要给他们出口恶气。
其实,林十三是去跟胡宗明唱双簧。
林十三领着两个好大儿,气势汹汹进了巡抚衙门。
胡宗明迎了上来:「林传奉,你何时回来的?」
林十三没搭理胡宗明,毫不客气的坐到了椅子上。粱伍德和吕行站在他身后,宛若护法金刚丶哼哈二将。
林十三喝了口茶,随后「啪嚓」将茶盅狠狠摔在地上。
胡宗明问:「林传奉,你这是什麽意思?一进门就摔摔砸砸的?」
林十三怒道:「胡宗明!请问你是何官职?」
胡宗明答:「辽东巡抚啊。林传奉何必明知故问。」
林十三骂道:「好一个辽东巡抚。一百个鞑靼人大摇大摆进了辽阳城,抢丶烧了一座商行后安然离去。」
「辽阳城防就像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你这个巡抚是吃乾饭的嘛?辽阳卫是吃乾饭的嘛?」
「你虽不是大封疆,也算是个小封疆。守土有责懂不懂?」
胡宗明知道林十三是在演戏。他的戏接的也不错:「林传奉,你口口声声『一百个鞑靼人』。敢问,你怎知进辽阳城的那伙人是鞑靼人?」
「说不准是城中盗贼假扮鞑靼人呢?」
「城中盗贼抢劫丶烧毁了一家商行。此事不算军事,而算民政刑名。」
「辽宁的民政刑名,统归参政衙门管,不归我巡抚衙门管。你身为钦差要追究此事,请追究梁参政。」
大家都是官场里的老油炸桧,要论踢皮球丶扯皮丶推卸责任,谁还不是个熟手?
林十三「气」得浑身发抖:「好好好。好一个巧舌如簧的巡抚。我要参你!」
胡宗明笑道:「不是我巧舌如簧。而是你给我扣的帽子我戴不起!」
「有些帽子不上称没有四两重。上了称一千斤都打不住。好家夥,坐视鞑靼入寇辽阳,又安然撤走。够杀我脑袋两回的。」
林十三挖苦道:「呵,你这话我在杭州听织造局的杨公公说过。杨公公莫不是你爹?」
「不对啊,你们年龄合不上。再说杨公公是无根之人,从哪儿来你这麽个大个儿活儿子?」
「哦,我晓得了,你一定是杨公公的义子。」
胡宗明直接喷起了零碎话:「林十三,我焯你娘!你一个堂帖校尉出身,靠溜须拍马混的五品官,凭什麽在我这巡抚衙门耀武扬威的?」
林十三不含糊!他像一只敏捷的大蛤蟆般一跃而起,冲到胡宗明面前,伸出双手去掐他的脖子。
胡宗明反击,用手去掐林十三的脖子。
这下轮到粱伍德和吕行傻眼了:义父真仗义,为我们出头.可也不至于动手吧?要是巡抚和钦差在地上滚起了屎蛋,或互抡王八拳,传出去那也太不体面了。
二人赶忙拉架。
粱伍德道:「二位,二位,君子动口不动手。」
林十三骂道:「一动不动是王八!他要害我的两个义子,我若忍气吞声岂不成了懦夫?」
四人纠缠了盏茶功夫,林十三和胡宗明好容易才相互松了手。
林十三道:「混迹官场,最重要的是学会相互妥协。胡宗明,咱们谈判如何?」
胡宗明道:「谈就谈。谁怕谁?」
林十三吩咐粱伍德和吕行:「你们先出去。我跟他好好谈一谈。我就不信,我堂堂皇爷身边的红人,他能一点面子不卖我?」
粱伍德叮嘱道:「义父,谈判归谈判。可千万别再动手了。」
林十三冷笑一声:「呵,拳怕少壮。我比他年轻三十岁,吃不了亏。你们下去吧。」
二人走后,林十三压低声音:「我说胡佥院,你还真掐啊。」
胡宗明笑着抱怨:「你不也一样?下手够黑的。掐的我差点一口气没上来晕过去。」
林十三道:「差事已经办妥了。帐册如今在我手中。我明日便回京。」
胡宗明拱手:「扳倒边关蠹虫,就全靠林传奉了。」
林十三摇头:「别靠我啊。边军蠹虫结成了一张大网。与京中的严党大网相连。」
「我没那麽大本事将这张网连根拔起。得靠我们陆都督。」
「我不过是个给陆都督跑腿的。哦对了。」
林十三从袖中掏出两个义子刚奉上的银票:「这五万两银子给你。这一路走来,辽东边军的困窘简直令人触目惊心。」
「五万两不多。换成粮食,至少可以让辽东边军多吃几顿饱饭。」
胡宗明道:「我怎麽好拿你的银子?」
林十三却道:「别误会。这可不是我的银子。我没那麽大胆量,以皇帝近臣的身份给边军送银子。那不成了拉拢军心,图谋不轨?」
「这银子是粱伍德和吕行的。」
说完他将如何敲诈粱伍德丶吕行,一股脑告诉了胡宗明。
胡宗明笑道:「这笔银子取之于兵,用之于兵。那我就不客气了。」
林十三道:「无需客气。你跟你堂兄弟胡宗宪一个镇东南,一个镇辽东。真乃胡氏双杰。」
「回京之后,我会将你在辽东的政绩如实禀报皇爷。」
胡宗明拱手:「那就多谢林传奉了。」
翌日清晨。林十三和孙越带着六头黑熊,两坛百花仙酒,一箱帐册,踏上了回京的旅途。
他们尚且不知,京城之中,一场由皇帝授意,针对严党的大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嘉靖三十八年,注定是严党走下坡路的一年。
多行不义必自毙,也该严党倒霉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