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三十九章 林十三宣府立五功,嘉靖帝三赏施隆恩(五千字章)(1 / 2)

加入书签

第139章 林十三宣府立五功,嘉靖帝三赏施隆恩(五千字章)

半个时辰后,林十三跪倒在嘉靖帝面前,

林十三从袖中掏出阎浩的第二份供词,交给了吕芳。吕芳转递给嘉靖帝。

嘉靖帝看后问:「沈炼临死前有什麽遗言嘛?」

林十三回答:「他说了八个字的遗言一一天地正气,圣上万岁。」

林十三的话一半儿真一半儿假。「圣上万岁」是他添上去的。

青纱帐内的嘉靖帝面露惋惜的表情。片刻后他开了金口:「林十三,此番你去宣府办差很得力。」

「你灭邪道丶除胡虏丶增内帑,且为沈炼拿到了来日洗冤的证据。说吧,你想要什麽赏赐?」

林十三跪地叩首:「臣斗胆,想向宫里讨一份差事。」

嘉靖帝问:「哦?什麽差事?」

林十三答:「内官监负责皇宫冰窖及藏冰事。臣听闻皇宫每夏用冰六万大方。臣家里是开冰窖的。能够供应宫内六千大方的用冰。」

「望皇爷开恩,将皇宫夏冰供应的一成交给臣家里做。」

林十三在跟嘉靖帝要钱他进大殿前心里盘算过。皇宫夏冰一直是内官监的人在管,里面的油水很大。他只要一成无伤大雅,宫里的内官不会嫉恨他。

话说回来,一成六千大方已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林家靠供应六千大方冰,每年能赚六千两银子。

这可不是一锤子买卖。只要他林十三不失势,那便是长做长有。

有了这一桩生意,林家将成为京城第一冰商。且有了一条源源不断的财源,

有欲者可控,无欲者不可控。林十三明晃晃跟嘉靖帝要钱,嘉靖帝不仅不怒反而很高兴。

嘉靖帝道:「嗯。你这人既贪心又不贪心。吕芳,跟内官监说一声,林十三所说照准。」

林十三「贪心」,他明晃晃的跟嘉靖帝索要赚钱的生意。

林十三「不贪心」,他只要整桩生意的一成。

林十三叩首:「臣,叩谢皇恩!」

嘉靖帝道:「告诉朕,宣府的情形如何?」

林十三如实陈奏,将在宣府的所见所闻一一说给嘉靖帝听。整整讲了两刻。

最后,林十三补了一句:「皇爷让臣去宣府是为捉虫。但宣府真正的囊虫既不是那只短翅灶蟋,也不是妖人阎浩。」

嘉靖帝问:「哦?那是谁?」

林十三咬了咬牙,说出了心中真实所想:「宣府真正的囊虫是总督杨顺。」

说完这句话林十三就后悔了。封疆大吏的是非,岂容一个小小百户在皇帝陛下面前多嘴多舌?

林十三却没想到,他的话说到了嘉靖帝的心坎上。

嘉靖帝一直在搞朝堂平衡之术。

如今宣大丶浙直两个实权总督全归了严党,他本就不放心。

浙直还好说。胡宗宪是个能臣,他掌东南后,东南形势趋于平稳。嘉靖帝对他很满意。

宣大的杨顺却是个庸臣。除了捞钱没有别的本事。应州之败,罪全在他。

嘉靖帝早就对杨顺心生不满。欲将宣大兵权从严党手中收夺。

青纱帐内的嘉靖帝笑道:「吕芳,你这外甥真是胆大包天。小小一个六品百户,敢在朕面前参宣大总督。」

林十三叩首:「臣万死上奏。沈炼参杨顺之言,句句属实。」

本来嘉靖帝还没下定决心撤换杨顺。只是想让王崇古丶张四维去宣大给他掺沙子。

林十三的话帮嘉靖帝下定了决心。

嘉靖帝收敛笑容:「吕芳,支会严嵩一声。杨顺久戌北边,劳苦功高。着即升任南京兵部尚书,加太子少傅衔。」

「内阁拟了旨,司礼监立即批红。」

「至于宣大总督的人选......裕王前几日上奏疏,跟朕举荐辽东巡抚王之浩。」

「就让王之浩升任宣大总督吧。。」

王之浩虽是裕王举荐,却不是徐党的人。

此人是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在地方上从知县干起,历任户部主事丶兵部员外郎丶河南按察司金事。

嘉靖三十二年他镇压河南民变有功,升河南按察司参议兼任兵备副使。三年前又破格升任辽东巡抚。

这人既懂民政,又懂刑名,更懂军事。是不亚于胡宗宪的人才。他治理辽东三年,境内肃然。

且他年富力强,时年不过四十四岁而已。

举荐这样的人才,裕王不怕别人说皇储勾连封疆。他是为国举贤。

王之浩是荆州人;裕王身边的红人,国子监司业张居正亦是荆州人。二人是同乡好友。

王之浩为何能牵上裕王这条线,自然不言而喻。

吕芳道:「皇爷英明。」

嘉靖帝问林十三:「朕听说,你将朕赐你的平安符转赠给了沈炼的遗孤沈襄?」

林十三的汗立马下来了。眼前的皇帝看似深居偏宫,小二十年不上朝,沉迷修仙问道....,

可他对京城大小事好像都了若指掌。

林十三叩首:「臣罪该万死。臣答应了沈炼,为沈家留下香火。」

「忠良不能绝后!故臣将皇爷赐的平安符转赠沈裹。」

嘉靖帝夸赞道:「一诺千金,有情有义。难得。」

这十个字的考语重若千斤。

嘉靖帝吩咐吕芳:「告诉保安州的张云,照顾好沈裹。另拨内帑银两千两给张云,让他帮沈囊找名师授业。」

「忠良沈家的血脉,要好好延续下去。总有一天朕要为沈炼平反昭雪。」

林十三高呼:「皇上,圣明啊!」

至于嘉靖帝真圣明还是假圣明,林十三不知道。

吕芳在一旁道:「皇爷,林十三为您捉到了一只极品短翅灶蟋。是否呈您御览?」

嘉靖帝不是宣宗,对斗不感兴趣,只对挑动群臣相斗感兴趣。

嘉靖帝道:「不看了。那虫就赐给林十三吧。朕知道,他喜好此道。」

林十三叩首高呼:「臣谢皇爷恩典。」

林十三走出了永寿宫大殿。这一遭他虽未得升迁,却得到了嘉靖帝的三样赏赐。

第一样赏赐是内宫监的一成夏冰供应。

除去按循例陋规分给一众内宦的钱,林家一年至少有六千两进项。

第二样赏赐是那只极品短翅灶虫。

这等虫王若给林十三调教,今秋林十三将杀遍京城斗虫行无敌手。

第三样赏赐也是最重要的一样。嘉靖帝赞许了他将平安符转赠沈囊的做法。

且嘉靖帝明确表态会善待沈裹。林十三实现了对沈炼许下的诺言,沈家香火得以延续。

出得永寿宫,林十三并未回福寿街新宅或狗瘠薄胡同老宅。而是去了严府。

杨顺给了他一个大箱子捎进京献给严嵩父子。这事不能耽搁,

一进严府,管家严年迎了上来:「我的好姻侄,可想死我啦!」

林十三不含糊,跪地就磕头:「爹!儿外出办差这段时日未能在您身边尽孝,惭愧啊!

严年的鸡皮疙瘩起了一地,他将林十三起来:「以后咱们还是按京俗称呼。我称你姻侄,你称我老姻翁。」

林十三笑道:「那我就听老姻翁的。阁老丶小阁老在嘛?」

严年答:「阁老在西苑内阁值房呢,小阁老在府里。鄢懋卿鄢总盐回京述职,正在书房跟小阁老闲聊。」

林十三笑道:「劳烦老姻翁通传一声,林十三求见。」

严年听了这话面色一变,收敛笑容正色道:「你这说的什麽话?你如今进严府见小阁老还用得着通传?」

「小阁老前几日还夸你是严家的大功臣!你如今像罗龙文丶鄢懋卿一样,进严府可穿堂过屋妻子不避。」

「你要是这麽见外,就不是严家的挚爱亲朋了!」

林十三笑道:「是,是。哦对了,杨顺杨部堂托我带进京一箱礼物献给阁老丶小阁老。礼物在门外马车上呢。」

严年吩附仆人:「快带人把礼物搬下来。」

随后严年笑道:「走,我带你去见小阁老。」

去往严府书房的路上,林十三问严年:「可有罗龙文罗郎中的消息?」

林十三其实很担心罗龙文的安危,这不是装的,而是发自真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