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三十六章 这棘手差事都能左右逢源 四面讨好?(五千字章)(2 / 2)

加入书签

张云颌首:「我心中有数。我尽量给你们拖延时辰。你们快审讯阎浩!」

要说审讯,锦衣卫是行家里手。

郑百户为了在林十三面前讨功劳,主动提出亲手给阎浩上刑。

林十三准许后,郑百户笑道:「我以前在卫里供职时,别人都称我一声『活畜生」。我有的是办法让阎浩开口。」

阎浩并非什麽硬骨头丶铁豌豆。就一个骗百姓钱财的神棍而已。

刚上了两样小刑他便受不住了。阎浩高喊:「不要杀我!我有一桩大秘密告诉你们。」

林十三问:「哦?什麽大秘密?」

阎浩答:「你们昨夜在斗法台抓了个人,一同押来了保安州。那人并不是我在阴阳宗的手下,

而是靶在宣府的暗桩首领,巴彦格日顺!」

林十三和张伯对视了一眼。

这真是楼草打兔子,凭空捡了一桩大功劳!

林十三问:「你说那个什麽顺是鞋靶暗桩首领?」

阎浩喊道:「没错!若你们能让他开口,就可以顺藤摸瓜。鞑靶在宣府的整张情报网会被你们连根拔起!」

林十三问:「昨夜抓的俘虏有二十三人。哪个是首领?」

阎浩答:「就那个四十来岁,右脸有刀疤的。」

林十三吩咐郑百户:「审问敌方暗桩你是行家。你立即去提审阎浩说的那人。」

郑百户拱手:「您就瞧好吧。

3

林十三又道:「阎浩,既你说到了鞑靶人。我问你,沈炼是否与你合流,出卖边关军情给鞑鞋?」

阎浩一头雾水:「沈炼是谁?我不认识啊!」

林十三道:「据说此人被你认作了师父。」

阎浩大喊:「青天大老爷!我真不认识这姓沈的。我根本没有师承,哪里有什麽师父?」

林十三颌首:「好,我要的就是你这句话。供状写好了嘛?让他签字画押。」

且说保安州城头,张云如临大敌。他忙不迭的布置关闭九门,命镇兵上城防守。

梁指挥使和许知州忧心。

许知州提醒张云:「张公公,宣大总督若带兵入城,您关闭九门还做防御部署......有兵变的嫌疑啊。」

张云道:「就说最近有鞑靶骑兵乔装打扮冒充宣大总督入寇。咱们需核实身份。能帮林十三拖延几个时辰是几个时辰。」

「等他把供状拿到手,再将阎浩宰了。即便杨顺入城也无济于事。」

且说镇监府那边。林十三已拿到了阎浩的供词。且阎浩还供认了他聚敛的钱财藏在何处,并交待了给靶提供情报的细节。

林十三专门让书吏写了两份供状,给沈炼洗冤的那张供状单列。

郑百户那边对巴彦格日顺的上刑逼供也颇为顺利。巴彦格日顺已经开始供认暗桩名单。

林十三将阎浩供状的墨迹吹乾:「皇爷和陆都督交待的差事办妥了。该想想如何糊弄严家了。

就在此时,一名小旗禀报:「沈炼沈经历求见。」

林十三颌首:「快让他进来。」

不多时沈炼来到了林十三面前。

林十三扬了扬手中的供状,又指了指阎浩:「沈经历,恭喜你清白了。」

说完他将供状递给了沈炼。

沈炼看完供状,竟直接将那份能替他洗冤的供状给撕了!

林十三和张伯一脸懵逼了。

到底是年轻人反应快。林十三不含糊,「啪啪」给了沈炼两个大耳瓜子:「畜生!你洗了什麽冤?」

这下轮到沈炼一脸懵逼了:「你打我耳光做什麽?」

林十三解释:「沈经历你刚才一定是被喜痰迷了心窍,这才撕了供状。我扇你耳光是为了帮你逼出喜痰省得疯了。」

「还好还好,阎浩在我手里,我让人再写一份供状让他画押就是了。」

沈炼却笑道:「你误会了。我本就没打算脱罪啊。」

林十三疑惑:「您该不会真被喜痰迷了心窍,胡言乱语吧?」

沈炼压低声音:「请借一步说话。」

林十三跟着沈炼到了镇监府后衙的菜地边。

沈炼抬头忘了一眼天:「你想为百姓做事嘛?」

林十三颌首:「自然想!」

沈炼道:「那你就听我的。你要从阎浩身上拿到两份供状。」

林十三问:「哪两份供状?」

沈炼道:「第一份供状的内容,阎浩与沈炼勾结,拜沈炼为师。师徒狼犯为奸,为鞑靶人提供情报!」

林十三立马抬起了手,作势要再扇沈炼正反十个大耳瓜子逼出喜痰。

沈炼如一只敏捷的大蛤一般向后一蹦,躲过了耳瓜:「我真没被喜痰迷心。你且听完我说的第二份供状。」

林十三道:「好吧,您请说。」

沈炼道:「第二份供状。阎浩供认,是严党逼迫他对锦衣卫撒谎,诬陷沈炼。沈炼从未给鞑靶人提供过情报。严党欲诬陷忠良,指使他胡乱攀扯。沈炼冤死,罪在严嵩!」

「第一份供状,你可以立即呈递进宫。」

「第二份供状你要好好保存。等严党祸国殃民,天怒人怨,皇上弃用他们之时,你再拿出来呈递给进宫。」

林十三愣然:「沈经历,你是想拿自己的死当成未来皇爷刺向严党的一柄刀啊!」

「到那时,您的死会成为扳倒严党的罪名!」

沈炼笑道:「不愧是陆炳看重的人,反应就是快。京里的人都当我是个没头脑的蠢直之人。错矣,朝廷形势我看得一清二楚。」

「皇上用严嵩用的顺手,一时半刻不会动严党。」

「但以严党的习性,早晚有一天会让社稷危矣!到那时,皇上剪除严党需要一个理由!」

「我的死便是那个理由!至少是理由之一。

「虽千万人吾往矣。能够成为扳倒奸党的一柄刀,我足矣。」

林十三却道:「不成。皇爷和陆都督给我的命令是保你的命。我怎麽敢违抗圣旨取你的命。」

沈炼道:「京城到保安州不过二百多里。飞鸽传书一来一回两个时辰就够。你把我的想法如实禀奏给皇上。」

「我是生是死,由皇上来决断把。」

其实,真按沈炼所说的办,林十三将再次成为严党眼中大功臣!

至于林十三带着阎浩跑到保安州,而非在宣府审讯,那就更好解释了:我林十三是个贪功好利之徒,为了在严阁老面前抢杨顺的功,故没将阎浩交给杨顺。

这属于严党内部因争功夺利产生的矛盾而已。

朝局波诡云诵,你方唱罢我登场。哪里有永远掌权的势力?

严党迟早是要败亡的,只是时日问题,

林十三跟严党走这麽近,等严党败亡,一定会跟着吃瓜落。

但若有阎浩的第二份供状在手,在嘉靖帝要弃用严党时拿出,反戈一击......林十三会成为剪除奸党的大功臣!

那妖道阎浩哪里是什麽烫手山芋。分明是林十三左右逢源,四面讨好的一个宝贝工具。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永寿宫那边准许沈炼舍生取义。

林十三不敢怠慢,立即将沈炼的想法密密的写在一张字条上,放入信鸽腿儿的信筒之中,放飞信鸽。

信鸽腾空而起,带着一个忠臣的大义直奔京城而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